简析《九田临摹》的特点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李登秀
[导读]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俗语说:“字如其人”,一手好字,可以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李登秀 (吉林省集安市麻线乡中心小学      吉林 通化      1342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1-009-02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俗语说:“字如其人”,一手好字,可以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书法是从临摹开始的,临摹得多了,对字的结构会逐步加深,这时就会很自然的形成一些无意识的习惯性动作,大量的临摹能使书法的动作快速定位,形成良好的习惯。所以,临摹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掌握范本字的结构,使习字者快速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
        临摹时,又分为无格临和格临两种, 格临比无格临容易, 适于初学者。只有经过格临,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后, 才能进入无格而临的境界。所以, 无格而临书且临得好的, 多是著名书法家。即便到了这个境界, 格实质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格的最主要的作用是便于对照着范本观察字的结构; 固定笔画在格中的位置, 或以之缩小、放大。
        这些年来,格的结构不断推陈出新,由简到繁,但是格的变化, 新格的出现, 目的都是为了发挥格的作用。所以, 近年来不断有新格出现,如: 16 格( 新九宫格)、启动黄金格、回字格、回田格、回米格、回宫格、回字九宫格和米字九宫格。这八个新格,都受到知识产权法保护、适应不同年龄层次的习字者的需要。我校书法教师徐钧瑁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开发出一种更容易让广大习字者练字的一种科学、简单、易学、快速、高效的练字方法——九田临摹。它将先人的九宫格与田字格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习字格。它分为基础楷书、楷书、行楷、行书四种字体,以田字格的十字线为中心,并和九宫格的九个宫区相结合,形成多个汉字结构坐标,而且将田字格十字线中的四条短线命名为汉字结构定位线。它的长度为田字格内宫线的二分之一,将田字格区作为汉字的主体核心区,进而用四条横线把格分为上、中、下三个宫区。即:上宫区、横宫区、下宫区,用来解析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的汉字,用四条竖线把格分为左、中、右三个宫区。即:左宫区、竖宫区、右宫区,用来解析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的汉字,从而使习字者轻松的掌握汉字的结构。
        九田格的优点是: 内框限制了字体的大小, 便于移缩古帖( 临原大、放大、缩小) ; 既具有田字格的性能,又具有九宫格的性能。九田格显然不是田字格和九宫格的机械的简单组合, 而是在这两者基础上匠心独运的创造。因此, 它具有田字格和九宫格都不具有的功能, 即对某些汉字和一些点画, 能起到单一的格无法做到的双重界定作用, 从而使它能临写所有的汉字。可见, 九田格的最大价值就是使人们更容易地把握住字的结构,而结构确是书法的“法眼”和“不二法门”。
凭籍九田格这个工具,临摹时更得心应手。其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 田字格是主,可用细实线表示,九宫格是宾, 可用虚画线表示, 这说明, 田字格是“体”,是不变的本体,九宫格是“用”,是可变的外在和手段。事实上, 九田格的内外框边长之比是近似黄金分割比, 实则为一次黄金分割。
        其二,九田格是河图、洛书的运用,体现了五行学说的精义,从不同角度刻画了复杂系统动态变化的交错结构的无序、有序的双向变化。这在书法上,显示了格作为练习的方法,掌握结构的工具。
        其三,对称的事物显得美,这是众所公认的。九田格的基本观念是对称性,同样应该成为书法结构的准绳。


        在低年级教学中,运用九田格辅助极其重要。九田格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字笔画的能力。低年级学生的空间知觉表现得比较笼统,不容易发现事物(特别是汉字)的特征及联系,在写字时,往往因观察不仔细而发生增减笔画,颠倒结构等错误。因此,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九田格字的笔画位置和结构,通过分析、比较,准确地辨别字形特点,牢固地记忆字形。
        九田格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好字的间架结构。小学写字要求达到方正、平稳就可以了,而九田格的特点——四平八稳,可以使写字教学达到这一目标。基于这两个特点,九田格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有存在的必要性。
        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主要表现在:学生写的字不能正确的摆在九田格中,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还有增长的趋势;有些教师书法知识懂得甚少,不能在范写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也有老师疏于懒散,教学中,过于依赖班班通,不愿用粉笔指导书写;学生的字像火柴棒,缺乏美感和活力。
        怎样最大效率发挥九田格,把学生因空间模糊而导致的错误降到最低呢?小学生书写的最大问题表现在间架结构和运笔的把握。间架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把字写在田字格的某一格,特别是喜欢写在下一格;有的学生在脱离田字格的情况下,喜欢用直尺比着写;有些学生的字歪歪垮垮,不是向这边斜,就是向那边斜。运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任何笔画粗细一样,如火柴棒。那就应教会学生让汉字能“字守中宫”,汉字应摆在九田格的中央,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大概要占格子的十分之七。
        如何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呢?
        第一,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首先学生要有正确的坐姿。即做到“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其次学生要有正确的握笔姿势。要做好示范,并注意检查孩子握笔方法是否正确。对于个别能力较差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借助握笔器来辅助,直至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第二,发挥九田格的作用。九田格的作用很大。在九田格里写字,可以帮助孩子确立字的间架结构。如果孩子一开始在九田格里把格式写对了,字就好看了,那么形成习惯,脱离了九田格后,字自然也会写得漂亮,所以引导孩子观察书中要写的字在九田格中的位置极其重要。
        第三,适时引导和评价。有时孩子可能观察清楚了,也知道如何正确地写笔画,可是写出来的字的效果却大不一样。这时,我们应随时查看孩子的写字情况,发现不正确的书写方法和格式马上示范或指正。对于写得好及时表扬,并将他的作业展示出来。写得不好时可以参照范例自省,以改进自己的写法;如此,孩子会信心百倍,越写越有劲。对于交来的写字作业,我会给字迹工整格式规范的作业本标上星星,把不过关的即时让其订正,力求字迹工整、格式合乎要求。
        久而久之,孩子们学会了观察,掌握了如何让字写得好看的方法,写字就会老练多了,所以一开始养成了正确写字的好习惯,那么后来的学习就比较的轻松。
        小学生运笔的字理,用三字诀归纳如下:收尾竖,要悬针;中间竖,是垂露;笔画顿,要稳重,起收用;撇如剑、捺如帚,撇捺配,舒展美;折外圆,内要方;挫要疾,勿挑笔;长臂横,似扁担,轻且盈。如果在教学中,能贯彻这些运笔字理,则可以基本达到书写美观的要求。
        写字不能完全依靠临摹,但是要从临摹入手,只有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掌握九田临摹的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字能力。在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和毅力,提高综合水平和综合素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更进一步的发展,并结合书法结构五大要素,培养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挖掘学生的潜力。在理论上不断研究和积累,在实践上不断尝试和提升,使九田格成为临摹时最重要的工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