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新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沐溪小学 四川 乐山 6145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1-027-01
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既是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的需要,又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难点,在语文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而作文一直是令学生和老师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时刻困绕着学生。一到习作训练,学生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作文成了他们的课业负担和精神压力,真是苦不堪言。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在此,我结合自己在多年作文教学中的认识与感受,谈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从观察入手,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维,多积累;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捕捉写作素材。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作文课堂上,令学生最头痛的就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原因很简单,就是无米下锅,缺乏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针对这种情况,我认识到,作文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密不可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这句话道出了写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只要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捕捉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学生一定会写出真实感人的作文来。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曾说过:“必须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同学们长期身在学校,阅历肤浅,没有社会经验,又不懂得观察生活,不能及时掌握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闻,正所谓“身在深山不识宝”。因此,引导学生注重观察,注重分析,注重积累,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生活中的事物有动有静,有明有暗,有多有少,有简有繁,但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先观察一些动态的、明显的、简单的人和事。譬如:“我们的校园”、“我的老师”、“我的同桌”、“我们的课外活动”、“我的父母”、“难忘的一件事”等等。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充实写作内容,我常常鼓励学生周末和节假日在家长的带领下去郊游、野炊、参观、登山、旅游等等。引导他们善于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有所得就动笔记,有感受就动笔写。这样,久而久之,坚持不懈,学生们就感觉到“有话要说,有事可写”了。另外,我还布置学生每天至少读半个小时以上的课外书,注意教育学生多读名篇佳作,多背名诗佳句,摘抄好词佳句,注重积累语言,扩展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二、重视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1,我通过引导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营造氛围。通过引导,学生搜集了“书犹药也,善读则可以医愚。”;“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等多个热爱读书的名人名言。学生收集名言后,我还组织学生交流,并选择代表性的名言请书法好的学生写出来,张贴在班级墙上。2,动员、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书充实班级图书柜,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3,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由学生向家长汇报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请家长介绍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打动了广大家长,他们自觉地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此外,坚持引导学生定期去学校图书馆看图书、借图书,定期更换从家中带来的与大家“共享”的书籍。
三、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作文教学必须按照从说到写的顺序进行训练,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慈母情深》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心中的母亲”为主题班会活动。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母亲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大多数同学描述得相当好,有个别学生由于口头表达能力不强,描述得前言不搭后语,我及时做了指导。(并在展台展示了其中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段:“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去外地打工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脸也没洗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家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学生通过赏析,有助于他们习作能力的提高。
四、重视作文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
作文的评价,既是对本次作文的总结,又是下次作文的指导。教师的评价对学生非常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评价不能千篇一律。应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于写得好的给予表扬、激励,树立他们的信心,取长补短;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如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较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引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快的词语“光阴似箭”,于是我作批改时写道:今后你只要用心多看点书,认真做好笔记,我相信你的作文会有很大的进步。这样做,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敢于作文,看到希望。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与学生多合作、多互动,教学效果才会不断提高,才能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