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朱月平
[导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师风,为师之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将学生向正确的成长道路引领,首先自己必须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其次,教师还需要在工作中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朱月平 (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中心幼儿园   四川 泸州   646000)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1-043-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师风,为师之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将学生向正确的成长道路引领,首先自己必须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其次,教师还需要在工作中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潜心培幼育人”这一项指出“幼儿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爱岗敬业,细致耐心。”“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往往教师们只是听了这句简单的话,却忽略了去分析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没去分析应该为幼儿培养哪些道德品质,怎样去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结果如何,只是在工作中组织幼儿活动,把每天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参与结束便算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所以导致了现在很多孩子偷盗抢劫、不懂得尊老爱幼、缺乏社会公德、没有责任意识等不良品质,甚至发生儿童因偷盗抢劫伤害自己亲人的违法事件,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当发生这些悲剧事件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该好好反思,这便是不良的教育造成的后果。当然,孩子的教育不单是学校单方面的教育,还有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但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虽然不能主宰孩子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我们首先应该反思我们是否尽到自己的工作职责,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否能让自己心安理得。过去已经发生的悲剧我们无法挽回,但我们可以为后者更加努力,杜绝悲剧的再次发生,因此,我认为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做到以身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指出了教师应以自己的形象来为学生作出示范,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幼儿好模仿的年龄特征告诉我们,幼儿教师更是幼儿模仿、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着每位幼儿,往往我们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会让幼儿难以忘怀,一句随口而出的话语会让幼儿念念不忘,甚至把它带到同伴的交流之中,带回家长的生活之中,让他刻骨铭心。记得有一次放学后班上只剩两个孩子还没被接走时,我和配班教师一起闲聊自己的孩子不听话的故事,配班老师随口说了一句不太中听的话,被其中的一个幼儿听到了,他立刻过来对配班老师说:“老师,老师,你说脏话了。

”孩子的话让一向都注重自己形象的配班老师羞愧得脸红,这才让她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从此以后她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同时,她也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同事听,让他们引以为戒,不要发生类似这样的看起来简单,却深深影响着孩子的错误。
        二、要将幼儿德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常抓不懈。
        常言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幼儿期是幼儿个性、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的个性和道德品质在这个时期已经形成,长大了就难以改变。所以,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幼儿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应该将幼儿的德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幼儿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的每个活动,如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都应该贯穿着品德教育。入园活动,可以教育幼儿主动与老师、同伴问好,与家长说再见等礼貌行为;每个教学活动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德育目标,达到不同的德育目的;游戏活动可以教育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互相谦让等道德品质;课间活动可以教育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养成遵守活动规则(如入厕、喝水排队)的公共道德;午餐活动可以教育幼儿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等良好品质,午休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安静入睡,不干扰别人的良好品质;离园活动可以通过对幼儿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让幼儿养成遵守社会秩序的良好品质,可以教育幼儿与同伴、老师道别的礼貌行为。
        三、注重细节,从点滴抓起。
        常言道“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这样。因此,我们在幼儿的教育中应该注重每个细节,从点滴抓起,不忽略任何一个细节。如,因幼儿幼小的年龄特征和道德观念的缺失,让幼儿缺乏对事物的主观判断能力,不知道如何判断事件的对错,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看到别人的新鲜事物总想得到,便会不由自主地放入自己的口袋。当事件发生时,往往有的老师会因幼儿的年龄小而让幼儿将别人的物品归还给主人了事,忽略了对幼儿进行深入教育,没让幼儿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幼儿遇到新鲜事物时再次发生占为己有的事件。久而久之,幼儿喜欢拿取别人东西的习惯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样的不良习惯将影响孩子的终身成长。再如:幼儿早上入园时,有的班级教师要求每位幼儿都要主动和家长说再见,久而久之,在老师每天的提醒下幼儿便形成了主动与家长说再见的良好行为习惯。而有的班级教师由于忙于和家长交流或关注班里幼儿活动情况而忽略了提醒幼儿的细节,随便孩子说或是不说,因缺乏老师的提醒,多数幼儿便没有主动与家长说再见的习惯。
        总之,幼教工作者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任务,教师应将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作为工作的根本任务,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自己行为来感染幼儿,并在工作中认真实施各种培养策略,坚持不懈地抓好幼儿德育工作,全面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