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导入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1/3/2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1期   作者:张永梦
[导读] 【摘 要】 导入是课堂教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数学课堂导入占据着重要作用。直接导入法、复习导入法、问题情境导入法、类比导入法、名言名句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等都是比较常用的导入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导入 涵义 方法 作用 问题

        张永梦 (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教育和体育局      四川 甘孜     626600)  
      【摘 要】 导入是课堂教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数学课堂导入占据着重要作用。直接导入法、复习导入法、问题情境导入法、类比导入法、名言名句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等都是比较常用的导入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导入  涵义 方法  作用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1-035-0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优劣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高低,如果学生对课堂导入的方式感兴趣,会诱发学习欲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堂导入方法,打造适宜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深有体会,特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以期为小学数学导入教学做出自身应有贡献。
        一、导入涵义
        导入是运用导入性语言引导学生置身其中。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入重要性不容忽视。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导入的方法
        1.直接导入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直奔主题。小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能够比较全面的看待问题。因此,直接导入法,能彰显学生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很快适应学习内容,对学习内容产生学习欲望。比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直接导入方法,把学习内容运用板书表达出来,让学生明白一味的从观察图像得出的结论不是全面的,只有通过证明之后才能确定,教师用证明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这种简单和高效的学习方法,便于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
        2.复习导入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复习导入法引出新内容,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较多的知识积累,掌握的旧知识比较多,能够意识到新知识合计旧知识之间联系,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复习以往所学知识,顺势导出新知识,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不但让学生巩固旧知识而且指导学生加深理解新知识,由浅及深,学习能力得到逐步提高,运用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来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和全面掌握。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回忆以往所学相关知识,引出新知识,让学生从复习旧知识中学习新知识,从而快速掌握数学概念。
        3.问题情境导入法。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证明。问题能诱发学生思维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对问题进行合理解答,这是小学数学教师一项重要使命。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运用问题情境导入法,让问题引领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结论中发问从而得出正确的认识。
        4.类比导入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类比导入法比较常用,在传授新知识通过类比导入,组织学生对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对比,通过旧知识来掌握新知识。比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类比导入法,有意识选择某个知识点进行类比,加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联系,让课堂教学换发活力。



         5.名言名句导入法。运用名言名句导出新课,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知识美。比如在学习一些内容时,可以适当讲解相关的诗句,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让学生从诗句中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课导入打下坚实基础。
        6.故事导入法。在学习一些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和学习内容有关连的名人故事,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三、导入的作用
        1.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让师生以以开放和主动姿态参与学习内容中。
        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四、导入需要注意的问题
        1.类型。学习类型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等类型。导入应依据学习类型进行设计和实施。比如,复习课,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考察学生对新知识运用情况,体现着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联系。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有初步认识、计算、几何形体、应用题等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来导入,不能一味的追求时尚,而过度宣传导入,由此一来不仅脱离教学内容而且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
        3.年级特点。导入应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适合采用生动和形象的导入,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运用想象、质疑等等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内容,这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
        4.导入情节健康性。避免为了赶时髦而设计稀奇古怪和低级庸俗的导入情节。
        五、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应平和、自然、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索中观察、分析、创造和进步,为教学质量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燕;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模式构建[D];西南大学;2013年
        2.王佳红;;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知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3.于鸿丽;;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年Z2期
        4.王永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新知”引入五法[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年03期
        5.刘庠;;探索•发现•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例说[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徐卫文;;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