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孟媛 (邻水县合流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 广安 6385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1-036-01
众所周知,相对普高而言,中职学生学科底子较薄,基础教差,尤其是数学科表现特别突出。调查发现,80%以上中职学生害怕上数学课,甚至谈数学而色变。那么,如何才能激发职高学生学习数学激情,提高数学成绩呢?笔者通过几届职高数学课的教学,感悟颇深。认为,唱好“四部曲”,念好“教学经”,定能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变“我厌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一、沉下身,静下心,精准研判厌学原因。
古语有云:“对症下药”“量体裁衣”。要上好职高数学课,了解学生知识状况、学习经历,兴趣爱好等非常关键。只要把这些因素掌握了,就能精准研判厌学原因,从而有的放矢。
一是要和学生交朋友,拉家常,话理短。一次两次是不容易见效果的,只要持之以恒,以心换心,以心交心,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终究不是冷漠的数字,迟早会受到感染,向老师袒露心扉。二是要永远保持一颗不变的心,用爱的阳光雨露照耀和浸润学生的心田。做到了这一点,学生会投桃报李,对你所教的学课一定会加倍珍惜,加倍热爱;三是要尊重学生,不要因为中职学生底子薄而看不起他们,要给他们以温暖,给他们以力量。
二、打基础,抓落实,全面夯实学科底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好基础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一环。平心而论,许许多多中职生初中数学基础令人堪忧,甚至有的最基本的小学运算知识就缺乏。所以,必须夯实数学学课底盘,否则,即便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到头来也收效甚微。
一是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第一部曲了解到的情况,分门别类的归纳梳理学生所欠缺的知识点,然后对带有共性的问题一个一个的在课堂上补,带个性的单独开小灶,保证不落下一人,不落下一个知识点。
二是从最简单的题型做起。人们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举一反三”,很明显,不“举一”绝不可能“反三”,只有把简单题型做会了,才能推而广之。作业也罢,考试也罢,务必精选题目,而且是简单的题目。三是从最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分析学生对数学领域的哪一方面感兴趣,然后依次为突破点,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数学兴趣。四是执行最严格的监督。要求学生对所补习的知识点当天理解当天消化,不能旧账未了再添新帐。老师在这个时候就一定要作“严父”,而不是“慈母”。否则,一旦松懈,前功尽弃。
三、重直观,忌抽象,有效激发数学思维。
直观可感的事物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抽象的东西常常使人摸不着头脑。面对本身在数学学课就缺少发散思维的中职生而言,充分利用可视教具、可感物品参与教学,无疑会事半功倍。
一是紧密结合实际。主要结合生产实际、生活实际、生命实际。譬如,讲到组合时,出操队列就是很好实际运用。“认识是一个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因而,与实际结合,与实践结合,是有效激发数学思维的必然阶段。二是厘清学科联系。每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存在普遍联系。数学和各种学课之间的关系亦如此。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和其他学课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是拓展运用范畴。列举相关实例,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数学运用范畴非常广泛,而且这些运用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社会生活一旦与数学脱钩,前景一片黯淡。
四、轻分值,多鼓励,提振学习士气。
目前,教育评价体系并不完善,“唯分数”论依然占据一定的市场和空间。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有原则性的拔高学生考试分数,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振士气。
一是降低考试难度,拉开考试梯度。也就是单次考题由易到难,每一次考题由易到难。要让学生够得着,但是必须是全力跳起来才够得着。既有前行的动力,又有收获的希望。二是不吝惜分数,要让学生每一次成绩都有上升。当然,这个度必须把握好,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我努力,我收获,我快乐。三是鼓励激励加勉励。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语言,赞美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总之,唱好“四部曲”,念好“教学经”,提高中职学生数学成绩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