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业晓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城南小学 546100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课堂是学生接收知识的主要来源,并且数学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进行接触和学习,因此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学思维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老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对小学生而言,由于思维模式单一,一般难以进行独立的思考,这就要求老师强化对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数学知识、规律,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身数学学习成绩。
一、融入趣味性元素,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领域中涵盖很多数学知识,不仅涵盖基础性数学知识,也涵盖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如小数读写法、乘号的来历以及分数线的演变等。这些常识点可以引入趣味性元素来讲述,使学生在枯燥的数学知识点中发现趣味元素,同时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发展史。譬如在圆周率的课程中,教师应先讲述圆周率概念,并非直接将公式告知学生,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为学生讲述“祖冲之治学”的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求导圆周率的知识点有了基础性的了解,通过“圆”“圆周”等概念来使学生理解其中的规律,整个模式能使学生处于思考状态,锻炼其思维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进入思考状态,在思考中获得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与人民币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往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小明去超市购买学习用品,身上有5元钱,购买铅笔花掉2元,还剩几元?针对这一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并且结合以往的购买经验,解答问题。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而且学生也可以复习有关加减法的知识。为了使问题情境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逐步探索,从而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掌握知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知识迁移,提高数学兴趣
所谓知识迁移,在这里指的就是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已经懂得的一些数学概念、数学规律主动的去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懂得知识的迁移,这是培养学生们抽象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因为五年级的学生不大不小,他既非常的活泼,同时在性格上也比较稳定,不像一二年级的学生完全不懂道理。而我们都知道要想把数学学好,还有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数学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假,人们只有在兴趣的牵引下,才会首先有一个自发力一件事,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要想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数学课程,这个数学兴趣是必不可缺的,因为兴趣是一种行为的特征,它能够主动的调动人们做事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极大地提高做事的效率,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其实是义务教育中一门最为基础普通的学科,数学自身就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应用也非常的广泛,但是与此同时,数学也具有极大的抽象性,甚至可以用高度抽象来形容,因此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也是相对比较繁琐枯燥的,因此,在小学五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培养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基于学生数学兴趣开发为前提的,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就谈不上数学抽象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节课时,任课教师首先可以在课后通过某些渠道来了解到某某学生即将要过生日了,然后自己私下特意的准备了一份礼物,并且把这个礼物用封口胶包装起来,上面还沾满了彩色的纸条,然后在课堂上提问,要让全班的学生用最好的办法使用最少的纸条来完成这样的任务,当学生看到有小礼品的时候,其实他的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很多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会提出很多充满趣味的解决方案,这个时候老师再提出另外一个问题,让学生们来测一测这个小礼品盒的长、宽、高,并且让学生们去计算这个礼品盒的面积计算公式,这就是老师主动的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数学知识的引导来主动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把数学的抽象思维形象化的一个过程,当学生们在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时候,他们有可能会发现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这样子的图形该如何计算呢?实际上,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主动思索探究的时候,也是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培养的过程,由此可见,通过在课堂中把特定的一些数学知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实际中,是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提高老师教学质量。但是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时候,老师需改变课堂主体的地位,把学生放在课堂中心,根据学生心理、学习情况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长对某一事物集中度的时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俞建勋.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J].读写算,2020(07):94.
[2]窦贤禄.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21):67.
[3]杨秀婷.浅析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8(0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