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拓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王芹
[导读]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培养及产生的特定思维模式,即将所学的抽象概念有效转变为具体的学习内容,并且可在生活中有效运用的思维能力。
        王芹
        安徽省界首市芦村中心校236507
        摘要: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培养及产生的特定思维模式,即将所学的抽象概念有效转变为具体的学习内容,并且可在生活中有效运用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要运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复杂数学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运用已形成的数学思维独立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引言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会为他的语言、想象、创造、空间、逻辑等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能力的形成,会让生活和知识融会贯通。因此,研究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营造学习氛围
        创设教学氛围,关键在于激发学生课堂教学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技巧和方法。拓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做数学题的难度和广度,只有增加深度和广度,才能让学生进一步地掌握应用题的方法技巧,不然学生解应用题是老虎吃蚊子无法下爪,比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尤为重要,有趣的导入教学和角色设计能够很快地建立起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究状态和进一步的延伸思考状态,并给予学生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同时给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大的帮助,学习目的具有方向性和启发性,在课堂上老师讲课,学生只要顺着老师的思路走,学生的判断能力有了新的依据,在教学上就有很大的亲和力,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很容易使用数字语言进行数字逻辑思维的刻画,只要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具有愉悦的心情,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即使回答错误或分析错误,但课堂气氛始终能起到集中学习课堂注意力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尽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探究思维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思维结构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学生思维发展提供有效的交流机会,在学生与学生思维之间的碰撞下,总结出多样的数学答案,进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同时,在小组合作下,开展游戏比赛,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互动中,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加与减》中的“小小运动会”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而后利用课件,将要讲解的知识制作成游戏闯关的方式,而后组织小组间进行比赛,激发学生求胜欲,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游戏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例如,列出口算:32-6,45-18,63+3,25+6,34-3,等等,经过比拼后,教师要给予优胜的小组奖励和鼓励,提升学生自信心。再如,讲到《克与千克》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给学生鸡蛋、课本、铅笔,以小组方式估算这些物品的重量,通过竞赛比拼,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其自主探究和学习意识。
(三)创设情境,引领抽象教学
        情境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们的抽象思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数学中应用,尤其是在抽象思维的培养上,情境可谓是十分关键的,当任课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首先老师本人一定要能够鼓励学生们抽象思维开放起来,并且在课堂中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们都能对同一个问题发展自己个人的见解,与此同时,任课教师在教授中还要注意多引导学生们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同时还要注意这种语言与课程中所教授的内容要相匹配,从而在循序渐进过程中,通过情境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们能够注意力放在情境式教学的模式中来,这也是提高学生抽象思维意识的一个基础,其次还要注意做到追求数学知识的渗透,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能做到举一反,有启发、有领悟,说到这里,其实当前数学课堂上一般存在着这两种现象,第1种现象就是单纯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最为反感,学生很容易上课,教师只是单纯的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第2种现象就是很多老师比较重视课堂中练习题而轻视具有典型代表的例题教学,实际上这两种现象的本质是同根同源的,他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求学生尽可能的掌握数学知识,是通过题海战术来让学生们熟知最常见的数学题型及常见的解题方法,而忽略了学生们的主动思考分析以及数学题目背后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培养。因此,在这样子的教学方式中,很多学生会渐渐的远离数学,甚至讨厌数学,就更别谈数学抽象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五年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的在课堂、课中、课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特别是把一些常规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数学规律等过程进行推演讨论,使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形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曲折发展的理解,最终让学生们能以近距离的姿态去接触数学思维的美,这也是情境教学所发挥的重要之处。
结束语
        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是实现综合人才的唯一途径,对学生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为前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从而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再明.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N].贵州民族报,2020-09-01(A03).
[2]李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7.
[3]翟玉祥.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80-4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