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激趣方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姚涵
[导读] 趣味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趣味教学有着积极的深远意义。
        姚涵
        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民族小学 445044
        摘要:趣味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趣味教学有着积极的深远意义。所以,数学教师要认真专研和开发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激趣方式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激趣方式研究
引言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沉闷,活动单一,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倾向,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驱动力和保障。低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学生们打好数学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在组织低年级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采取趣味性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取数学知识,获得学习成功,从而自主投身到后续学习中,提升数学学习质量。我在实施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一般应用如下策略创设趣味活动。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
        第一,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偏离课改要求。新课改的环境下,部分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的,通过科学化的教学课堂的设计,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部分教师创设课堂区域表面,不能真正意义上抓住课堂的实际需求,降低教学焦虑;第二,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新课改环境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但是现有情况下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但是还有很多教师却只是浮于表面,不能真正意义上抓住教学的实践性,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趣味教学所产生的优势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等,这些学生所熟悉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自身的优点,但是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个性化方面也有着消极影响。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趣味教学是从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出发,设置出合理而又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激起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内心渴求,帮助他们在轻松学习的氛围中,建立自信心,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来。
三、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激趣方式
        (一)动手操作,获取乐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无法长时间端坐在座位上认认真真听课,同时也无法借由教师机械地灌输知识,建立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不少学生提起数学就头疼,反映数学很无聊。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做中学”的理念,要求教师立足教学所需,为学生们创设多种多样的操作活动,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使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感知学习乐趣,同时获取现象,总结规律,自主建构对所学的理解,增强学习信心。

对此,我在组织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借助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取乐趣。
        (二)通过玩学具和动小手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能力
        数学教师对于有些抽象知识的处理不能光凭口头讲解来加以解决,因为学生会觉得枯燥,从而听不进去。但是如果教师采用通过玩学具和动小手的形式,就能让学生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过程中,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的实践过程,切实体会这些物体之间的区别。教者还鼓励学生将这些物体组合成自己感兴趣的新的事物。学生通过上述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知识结合生活场景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营造生活化的氛围也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中有生活场景能够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从而在课堂中更加活跃,不会被课堂所束缚,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压力,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况且,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学生都会扮演听者,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教师是崇敬的,他们认为教师讲课都是正确的,因此自己也就不会主动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生活化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能够思考出课堂上的问题的,并能想出解决方法。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更加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从而提升了学习的兴趣。
        (四)表扬鼓励为主,增加信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其他阶段的学生更加重视教师的评价,这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课堂中的存在感,从而更加愿意进行积极地学习。这就体现出了教师在课堂中适当的评价对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性,小学生的内心比较敏感和脆弱,在他们完成一件事的同时他们的内心是忐忑的,害怕出现错误,教师适当地鼓励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肯定,从而愿意继续做下去,并且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还可以检验学生在课堂中的听课情况,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听课情况做出进一步地调整。
结束语
        总之,趣味性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在实施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组织操作活动,设计生活实践等,丰富教学活动,驱动学生切身体验,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享受到数学学习乐趣,为今后自主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瞿婧.以“情”激趣以“境”导课——谈低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2]利建芳.论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激趣”[J].新课程(中),2019(01):207.
[3]李凤玲.育人于乐,激趣益智——小学数学低年级趣味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8(12):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