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建
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曹埠小学 226402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应该真正的站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展开教学活动。本文就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展开小学数学教学展开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小学数学教学;展开;
引言: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我们知道数学知识,本身就理论性和逻辑性比较强,在这个核心素养的新时期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就要从数学意识、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的兴趣这些角度作为切入点,全面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只有这样做,小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这样才能为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奠定优秀的基础。教师一定要专注于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要研读一些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有关的文章和书籍,以此来加强教师本身的理论储备。另一方面,教师也要不断地研究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构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更好的应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难题,更好地面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出现的挑战。
一、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流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习惯
课堂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置,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数学学习环境。教师在营造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引进信息化教学、协同教学、微课、慕课等教学形式,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当缓解较为复杂的数学题目带给学生的心理影响,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丰富的图形世界》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准备了大量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由于学生对于空间立体图形的感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时间,保证在不同阶段和水平中的学生都能够有效地认识教学内容。首先,向学生展示平面图形,在学生能够认知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图形的展示,立体图形基本上是由众多立方体或圆柱、圆锥等组成的,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会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这样一来,在班级中不同位置的学生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是不同的,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研究和讨论,继而掌握知识的重难点。
二、巧用教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教师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疑对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误入歧途”,如课堂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只是用多媒体屏幕代替了黑板板书,课堂练习内容从书本搬到了屏幕,学生的动手能力被课件设计者的演示所取代,很多时候,一堂数学课成为一场“视觉盛宴”,教师(课件设计者)将本属于学生猜测、推算、验证、纠错到理解、掌握、应用的过程,变成了展示、引导、强化、记忆的过程,使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真正的“书本知识”,将学生的动手操作环节化解于无形,动手能力与形象思维脱节,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
另外,由于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程序化、限定性”,一旦课堂上出现“教学意外”,由于修改课件比较麻烦,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连贯性,许多教师会选择巧妙的“跳过”,这也会给学生留下知识“疑点”。基于此,笔者认为,在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传统教具特别是自制教具也应该继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2]。
三、通过数学课堂,提高核心素养
(一)注重时代性,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充分地反映了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全新要求,核心素养全面的体现了我国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作为一线数学教师,要确保研究的过程是与时俱进的,具有前瞻性的。
比如,在二年级学习钟表的有关知识,为了结合现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运用某些数学的动画软件,制作了一个可以操控的电子钟表,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就不用一个一个的画,而是在电脑上操作,变成我想要的几点几分,既节省了时间又吸引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这样的课堂引入,让学生能够结合现在的互联网技术来提高自己对钟表的认识,并且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强化民族性,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着重地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要让核心素养的培养扎根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中,要系统的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核心素养要突出强调社会的责任感和国家的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的特色,以确保是立足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的第七部分“认识钟表”时,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能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扎根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上,我从钟表的历史讲起:首先介绍最早的钟表不是用在数学中的,是在天文学中作为计时器的用途,然后慢慢地转变成了大的钟表,再继续演化成了腕表,也就是我们手腕上带的手表。介绍完简单的历史,我又让大家回家去看一看家里是不是还有大型的钟表,每到整点就会响几下,3点响3下,9点响9下。这其实都是中华民族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结论:总而言之,数学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大保障,对于学生的智力提高有不可置疑的意义。但是,从目前的小学数学的教育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题海战术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和能力。是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上的石头,就是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去看待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这样不难发现,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提升自身学习的质量和学习效率,还能提升教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核心素养的内容也有了不一样的改进,但是核心思想的目的仍然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伟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活动开展研究[J].科技风,2020(11):79.
[2]黄旭锋.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7):88-92.
[3]孙钰芳.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名师在线,2020(1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