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郑世才
[导读]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一阶段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学习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郑世才
        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      (福建 大田 366100)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一阶段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学习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而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习,它不仅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还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高中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过分的讲解知识内容,却没有将数学文化有效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导致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不到数学的重要性,所以对数学的学习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从而影响了高中数学教育功能的体现和发挥。为此,本文首先将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意义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有效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旨在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学习成绩和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课堂教学;策略;意义
        前言:就目前高中数学教学而言,理论知识教学是重点,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导致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因此,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有效的融入数学文化进行教学是非常必要,对高中数学教学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如何将数学文化一点一点的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是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当下的首要任务。
        一、数学文化融入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数学抽象程度、复杂性和知识点相比初中阶段增加了很多,使得高中生学习起来任务重、难度大,再加上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只重视对教材文本中理论知识和数学公式的讲解,并通过练习题训练的方式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这导致高中生对数学学习十分厌恶和排斥,给高中数学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培养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目前教师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力。而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渗透数学文化可以完美的实现这一目标,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的特点和重要性的同时,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学习兴趣有所增长,从而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有助于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
        在新课改以来十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一学习方法,该学习方式能够有效的突破传统教师站台教学的弊端,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等综合素养得到发展和提升。因此,高中数学不仅要教授学生学习知识,还要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融入数学文化,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去感悟数学文化的真正内涵,不但能够使绝大部分高中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转变,还能促使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合理的渗透数学文化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一定积极作用。


        二、高中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一)概念讲解时充分挖掘数学文化背景
        数学概念是数学理论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非常基础的内容。掌握数学概念能帮助学生形成从客观事物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能力,而数学概念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过程。因此,在高中数学概念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数学文化背景融入其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提升。以人教A版高一必修一“三角函数定义”为例,首先教师可以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来创设情境,如为学生介绍函数概念的发展史,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今天所学的函数都是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所得到的,这样能够让学生对函数的概念有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理解。在例如在教学“复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的实数、负数等内容来理解复数,并向学生介绍复数的发展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概念的内涵,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数学的魅力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定义法则教学时积极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数学文化不仅仅指数学的发展史和文化背景,还包括数学中蕴含的思想和方法,而数学思想和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定义教学中蕴含的定义和法则的证明都耗费了人类大量的精力,并且含有非常丰富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是数学家们智慧的集合和结晶。因此,教师在教学定义和法则相关的内容时,要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例如,教师在教学平面直线和异面直线时,让学生掌握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的平行定理使学生必须要掌握和理解的内容。而高中生还处于形象思维模式下,对该抽象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多以教师可以结合定义的内容,借助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教学,如:长方体、正方体这些常见的图形,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将抽象的内容通过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促使学生从直观感知到抽象体会和理解逐步移动。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得出定理,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还能深化学生对定义的理解,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去。
        (三)解题教学时重视渗透思想方法
        任何知识类学科教学的本质都是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的问题。高中数学教学也是如此,让学生掌握解题的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解题,并且通过解题对数学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联又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达到提升教学成绩的目的只对解题技巧进行讲解和分析,而忽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样不但难以提高学生解题的效率,还会阻碍学生的发展,不利于高中数学教学价值的体现。所以在解题教学时,首先教师要充分的挖掘出试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对其进行充分的总结和归纳,以此帮助学生对某类试题的解题方法有本质上的认知和理解,其次教师要有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通过对题型的讲解和分析,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运用等方式来感受这种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其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运用能力,最终实现高中数学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兰石军. 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和途径[J]. 教育现代化,2018,5(50):238-239.
[2]毛发成.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对策[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1):70.
[3]程桂花.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01):87-90.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常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融入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9-600)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