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董爱平
[导读] 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新课改也提出了更高的教 学目标,要求加大对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德育的关注和注 意。
        董爱平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渤海中学  山东德州253700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新课改也提出了更高的教 学目标,要求加大对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德育的关注和注 意。在初中这个时期,道德与法治中的德育对于青少年的个人 道德意识、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 从事初中教育的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将德育融入到道德与 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在现阶段,初中教育者应该对传统的教学 方法进行创新,更加要接受新的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知识理 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德育观,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学 习习惯,深入贯彻落实新一代青年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德育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策略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生们的心也随着变得焦躁不安了。学生在此时正式形成一个良好的品德的关键时期,需要学生用心的去体会道德的奥妙,为社会添加一些新的动力与新的人气,不是被现代的科技所捆绑,本文围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策略开展。
一、培养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的策略
1.树立道德模范,提升学生的认知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一个叛逆的时期,而且大部分的时光都是在学校度过,学校里面的环境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学校里面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模范。加上初中时候的学校都比较稚嫩,社会上的很多事情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初中正式学生学习道德以及价值观的最重要的时期,他们还十分在乎他们的主导地位,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与学生保持沟通,提高学生对道德方面和课堂德育的重视,教师还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来说服和教育学生,针对性的教育他们的素质教育。
2.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德育的发展
        教师在对学生灌输知识理论教学的同时还有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当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对待理论教学有很好的检测作用,可以全面培养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应该对知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有所了解,根据新课改的规定对所需要教学的目标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学生的情况,不断地对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在实践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出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当中,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了解社会的各个方面,不断地对自我进行提升,促进自己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积极的参加教师的教学实践当中,提升自我的社会形象。
3.从多方面观察生活,注意学生的道德教育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多注意学生在德育的教育,积极学习,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对自己在教学当中的角色进行改变,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充分的对学生表现出尊重,与学生共同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引导学生的学习,加强学生对德育的了解,提升自身的行为认知,加强在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不断地了解德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对班级同学的了解,还可以引发更多同学的思索。充分的利用现代的技术来开展德育教学。


4.通过多媒体教学,展开德育教学
        通过我国科技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它可以创造出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很多都应用了多媒体,这对德育教育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有很大的作用。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学生可以对此有更好的了解,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出学生对民族的自豪感,促进德育的教育质量。
二、以德育为中心进行讨论
1.围绕社会热点进行
        初中的学生在自己的性格方面应该有所规范。新课程改革教学中主要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为中心,规范学生的行为在辅助。道德和法治作为中学生重点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文化的意义还有道德教育,以此突出其他教育和作用。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使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更加透彻。也可以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个好的品德素养,在课上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不断地对课本中的道德素养进行整合。让学生掌握的道德义务方面更加全面,使学生的行为质量更规范。为了学生可以形成更好的道德意识,教师可以把最近的社会热点整理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理解道德品质的没,也可以使学生对道德品质有更好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规范自己的修养。通过德育故事的应用,使学生更加快速的进入课堂中,使学生有更有效率的听课。
2.教材与实际案例的结合
        教师可以用事例教学的方式对学生教学,可以充分提高教学的效率。事例教学对学生是一个开放性的课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教师要把理论知识融入进事例中,激发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积极的参加讨论,同时教师也参与进来形成师生互动。事例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事例教学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自发性的学习,以学生为主导地位。事例教学的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结合事例自己思考所产生的问题,不断地对事例提出疑问。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学中不断的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让学生处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处于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3.组织实践活动
        由于学生不断的成长和发展,德育得到了正确的指导,但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口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忽略了对道德教育的发展,从而不能深刻的理解道德教育。教师应该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融入到道德教育中,让学生对道德教育有所了解和提升。在道德和法治教育,教师应该把课程当初目标安排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教育,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自身的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对自我进行改善和优化,全面提高自身的品德素质。为了形成更好的道德意识,教师应该根据课本的内容进行更加生动的教学。
三、总结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入德育的制度,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引导。主要使对学生进行引入和对教学内容的整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这样才可以使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罗宣明 .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的德育渗透 [J]. 女报(家庭素质教育), 2020(2):281.
[2] 严钊波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 渗透 [J].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9(24): 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