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黄若芸
[导读] 小学班主任践行德育教学,是基于社会对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出的。
        黄若芸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城南小学  546100
        摘要:小学班主任践行德育教学,是基于社会对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出的。在以往的教育中,大众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看到了德育教学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开始倡导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基于此,对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小学教育
引言
        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但是不乏有一些行为习惯是错误的,而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成员之一,要对德育教育的工作的开展做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做一个于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
一、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意义
        小学阶段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有限,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思想价值体系,所以是接触德育教育的关键阶段。德育工作的质量会影响学生今后价值观的形成和人格塑造的效果,所以德育是小学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从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来看,他们的言行举止、说话方式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即他们喜欢模仿和学习身边的人和事物。在学校,班主任是学生接触较多的人,其言行举止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引发模仿。所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相应地要加强班主任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给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形象,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做人做事的规范标准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可以说,小学班主任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引路人。高质量的德育工作将会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并由此推动班主任工作向前发展,为小学生创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策略
        (一)开展课堂学习探索活动
        在观察学生课堂学习状况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跟不上教师进度的问题,难以理解知识点,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在课下与学生进行了沟通,在交流中分析了学生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了解到部分学生是由于接受速度慢,部分学生是由于学习不认真等。针对学生的问题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首先联合各科教师,利用课下时间重点指导了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学会知识点,接着又开展了一对一的帮扶活动,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帮助他们,全方位促进学生学习;对于学习不认真的学生,先是对学生进行了教育,然后与教师结合,重点关注了学生的课堂表现,督促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听课。此外,还与家长联系,通过社交软件,追踪了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让学生养成认真写作业的好习惯。


        (二)联系现实生活展开德育教育活动
        在传统教学时期,大部分班主任都在以严格的管理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旨在丰富学生的学识,让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出彩。但转念一想,若是教师没有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则很有可能使学生背离秩序化的社会生活。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小学班主任,要懂得联系现实生活展开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从而实现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质量的目标。比如,针对于拾金不昧这件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而言,首先,会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播放《一分钱》这首儿歌,对学生重点强调无所谓捡到金钱多少,而是这种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性。然后,会为学生播放一些现实生活中拾金不昧的有关新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是一种正确的行为。之后,对学生说道:“若是日后在咱们班也会出现拾金不昧的人,我会对其进行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鼓励。”由此希望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最后,对学生强调了要主动学习现实生活中道德模范的品质,做一个具备道德素养的人。这样,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展开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认识到了道德行为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充分实现了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三)加强小学班主任职业综合素质
        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不管是工作态度还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产生的效果都可以在现实中一一呈现。因此,要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加强班主任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首先,小学班主任需要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分析、解读有关德育的内容,明确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和需要的相关能力,有针对性地通过学习和培训进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其次,班主任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性格特征,主动将德育工作和学生的发展相联系,探究两者的连接点,进而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进行渗透,以确保德育工作能够真正帮助学生完善价值观念,塑造良好的人格。再次,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自主规范个人的言行和仪表,学习有关德育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办法,使自身具备较高的德育素养。小学阶段的学生尚不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言行同样会深刻影响他们的观念。
结束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是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的一份职业。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要时刻保持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思想,以有效的方法策略最大化的实现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春海.论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主要途径[J].新课程(上),2019(11):267.
[2]刘逢彦.关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些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9(31):98.
[3]陈文凤.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9(11):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