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王立红
[导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立红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湖西街小学  110101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更是提出了相应的立德树人的教学背景,在这样对应的教学背景之下,很多教师也才慢慢地重视起来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和引导。社会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之下也强调了相应的德育教学,那么如何良好地将这两者完美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中来就成为了很多人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立德树人
引言
        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程度并不高,再加上学校对德育教育不重视,严重限制了德育教育在小学的发展。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德育教育缺失的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很多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也逐渐提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让学生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道德素质。
一、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学习的榜样
        首先,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小学生心智尚没有完全成熟,言行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教师是小学课堂上的引领者。对学生来说,教师是特别有威严的。因此,他们往往会把教师当成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个人形象对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做学生德育学习的榜样。
        其次,体育教师要在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做好学生的榜样。外在方面,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着装和言行举止,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做到友善和蔼、一丝不苟、科学严谨[2]。内在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富有感情,以温柔、谦和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拉近与他们的关系,与学生和谐相处,用自己的行为和行动去感染学生,以身作则去帮助他们。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思想素质、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该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好榜样,以身作则地教育学生。
二、借助生活情境,开展自我保护教育
        体育学科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经验息息相关,脱离了实际生活,学生无法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感同身受,使教学缺乏感染力。因此,在小学体育学科德育教学实施中,要了解小学生学习的真实生活,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在开展“自我保护教育”德育教学过程中,以前滚翻运动为主要教学内容,很多小学生在学习前滚翻动作时,有害怕的抗拒心理,不敢做动作,或者动作不规范,导致学习过程中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为严重。

这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常识,如小动物——刺猬,借助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问:“你们喜欢刺猬吗?在刺猬受到威胁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进而引出刺猬“前滚翻”动作示范,告诉学生将自己当作一只小刺猬,开始前滚翻的动作练习。这样既能够引导小学生勇敢尝试,又能够直面告诉学生要学会借助身体的优势“保护自己”。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紧抓常规,坚守规矩
        体育课堂教学相比较于其他几门学科来说,其自身最大的一点不同就是上课的场所不同,其他学科在进行教学的过程时往往都是处于室内的环境开展教学,但是体育这门学科来说就会不一样,因为这门学科的上课场所是处于室外的环境,在这样室外的环境中开展教学的话必然也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可能对于教师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是对于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就很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学生容易引起一定的情绪波动或者行动上的落实效果,这些行为都会对体育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教师要想让体育课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就需要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对于学生的常规教育来说,因为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心智方面还不成熟,很容易出现一些扰乱纪律的事情,而教师就应当在这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培养良好的纪律性和自律性。例如:在开展一些列队练习、跑操、团体操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对学生们的站位和活动进行提前的安排和布置,通过这样的布置来确定每个学生的内容。但是学生们在刚开始肯定无法很好地听从指挥,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对学生们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教育,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形成这种良好的纪律性。学生们会在一次次的游戏中获得进步,而这种进步也就相应的表明了学生们的纪律性也在不断地进步,并且对于这些有明显进步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对于一些不好的学生们给予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帮助,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学生们纪律性的养成,从而更好地将德育渗透到整体的教学之中。
四、举行体育竞赛,在体育竞赛中渗透德育
        在体育竞赛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理想信念,是体育道德的标志。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的灵魂所在,是一种内涵极其丰富的精神意识。体育精神的养成是德育渗透的完美呈现。它包括团队运动中相互协作、相互依靠的团队精神,极限运动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理念,遇到困难时积极面对、克服困难、缓解紧张的拼搏精神,还包括比赛竞争中公平、公正、相互尊重的原则等。让学生参与体育竞赛,在体育竞赛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逐渐体会到体育精神的真正内涵,让他们受到体育精神的感染和熏陶,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
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不是依靠某一个科目或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德育教育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方方面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一直以来,小学生的体育课都是被忽视的德育渗透阵地。但小学体育教学本身就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尽快推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黄硝.引导、挖掘、渗透——再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4):175+168.
[2]彭智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2):162-163.
[3]刘庆华.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8):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