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诗元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凉雾乡民族初级中学 445401
摘要:众所周知,不管哪个班级,要想保持良好的课堂学习秩序,离不开班主任的科学管理。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班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初中班主任在管理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就难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必须要重视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引言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班级管理效率,首先需要认识到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常常会面临的问题,只有清楚问题的来源,才能找到针对性策略加以解决,同时,班主任还要积极吸收先进教育经验,不断创新管理办法,注重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入手,全面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缺乏人性化
由于多数初中生都处于青春叛逆期,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欺负其他同学,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其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倘若未能给予正确的教育疏导,就会导致部分学生误入歧途,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影响以后成长。对于班主任管理方式而言,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侧重“严刑峻法”,导致多数学生都对班主任有所畏惧,进而使得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形成对立关系。此种粗暴的管理方式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生情绪更加压抑。倘若初中班主任管理方式缺乏人性化,就会造成学生思维凝固,出现厌学、弃学的情况,进而引起学生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所以,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方式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会加大管理工作难度。
(二)留守学生问题
据调查分析,大部分学校为农村少数民族中学,留守学生较多,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由家里的长辈代为照顾、教育,导致该类学生成绩不理想,严重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程。由于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常年不在家,缺少教育,缺乏关爱导致养成不良的行为。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对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重视,给予该类学生关爱以及心理疏导,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心交流,用心倾听,给予相应的鼓励,给其营造一个愉快、温馨的学习氛围。
(三)学生自制能力不强
一些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比如,手机以及电脑等等,尽管为人们的信息沟通传递带来便利,但是也对学生带来弊端。由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缺乏较强的自制力,经受不住外界的各种诱惑,难以控制自身,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甚至不利于班主任管理班级,班主任必须要重视这些因素。班主任要采取科学适当的方法来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管理能力。
二、初中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一)重视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为了有效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班主任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视德育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堂、进头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学生们的道德修养和综合品质得到全面提升,不仅可以促使其获得有效成长,还可以减轻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压力。
对此,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活动,比如“文明礼仪伴我行”“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建设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等等。在班会课上,可以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当孩子能够切实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参与热情,才能够更好地体会其中的德育内涵。
(二)完善管理制度
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的管理者与参与者,不仅要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强化,还要注重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对班级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确保班级日常运行良好。对于班主任来说,因为自身工作比较繁忙,致使很多时候疏忽班级管理工作的落实,所以,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重要所在。在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可适当放权,将部分管理工作交给班干部,设立学习委员、班长、团支部书记等,这样不仅可以确保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领导能力。与此同时,应制定健全的奖惩制度,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以此给予奖励或者惩罚,确保班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三)打开心灵,弥补留守学生的情感缺失
对于留守学生来说,其自身缺乏自信、自卑、胆怯、不爱与人交流,不爱参与班集体活动。班主任应该转变教育管理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扮演着班级里的“父母”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在全体师生面前,班主任要给予留守学生尊重以及鼓励关爱,让其感受班级大家庭的良好氛围,从而增强自信心。
(四)加强学生自制力
对于初中班主任而言,必须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不管是在平时的生活还是学习中,都容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诱惑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学生,使学生可以对问题有正确的认识,进而将问题有效解决,刚开始大多数学生往往都会有一些不适合的举动,然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些都是相当正常的,此时如果班主任可以认真对待这种类型的问题,而且合理制定与该类型学生相适应的解决策略,使学生可以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有深刻的认识,进而使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三观”,在课堂上尽量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除此之外,初中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比如,秋游以及游玩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无形中加强学生的自制力。
(四)丰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集体观念
为了优化班主任管理工作,促使学生们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班主任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设置丰富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与其中,促使其能够真切地体会到集体的意义,同时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合作意识。比如组织学生结成小组,共同布置班级文化墙,共同打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管理方法是否有效直接关乎到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认识到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而且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安才.探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161-162.
[2]何红燕.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三)[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
[3]张树民.试论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科普童话,2019(3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