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郑华芳
[导读]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不断彰显学生个性,这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和共同目标。
        郑华芳
        浙江省江山市滨江高级中学         邮编:324100
        摘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不断彰显学生个性,这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和共同目标。依托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班主任责无旁贷的重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已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理念提倡以人为本,学生自主管理是实现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面,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核心体现。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是开展班级自主管理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实践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教育领域改革,教育应培养什么人是当代中国教育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针对班级管理而言,反观以教师权威为主,将学生视为被管理角色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己不适用于新时代培养人的目标要求,势必尽快探索出更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
一、高中班级实现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1、全面育人之内在要求
        现代教育发展所需人才,不再是被动接受体,而是自主的、创新的、全面的五育并举的人才。传统的育人模式和理念势必要进行改革,而作为教育管理中基础环节之一的班级管理也要突破现有沉睡机制,以全面育人为目标施行班级管理过程。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落实立德树人之基本要求,切实将教育本质回归到如何育人这一关键问题上来。
        2、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之迫切需要
        目前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因高考指挥棒的评价倾向存在,“唯分数”论影响依然很大,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自主发展的关注度仍然较低,普通高中教育偏离育人的基本要求,改革迫在眉睫。而班级作为普通高中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班级管理在实施方法上应突出学生主体性思想,采用“民主型”的管理理念,培养高中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
        且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高中生年龄大多集中在15-19岁,此年龄阶段的学生身体机制发育基本成熟,在生物学和社会学角度上己发育基本接近成人。一些自我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共情能力等自主管理所需要的能力己基本达到基准线。普通高中己然具备了自主管理的可能性,应加快创设自主管理培养环境,帮助高中生顺利实现向社会人转化,以培养成为新时代所需之五育并举的人才。
二、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策略
        1、改进班级管理方法,不断反思总结,提高管理能力
        班主任要及时调整班级管理方法,与学生交心相处,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学生一起成长。班主任应多阅读相关书籍,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弥补自身不足,在总结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同时,班主任应研究反思各种问题,多留意突发事件、特殊学生、特殊案例,记录下自己在处理过程中的长处与短处,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得与失,有效总结经验和教训,适当借鉴和学习兄弟班级的管理策略,不断反思,最终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在工作中,班主任应有效引用和借鉴他人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实践加以整合与完善,日积月累,形成一套自己的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使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管理核心内涵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是落实班级自主管理的指导思想,在班级实行自主管理的治班模式中,我们应该对每一位学生说:自主管理,做班级的主人,成为自觉成长的人。对此,笔者的建议是提出“四自”要求,将自律、自主、自立、自强,作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目标和行动准则。在班级内部建立“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岗位体系,是强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路径。实践表咀“四自”班级管理模式,有效唤醒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了学生自主成长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班级氛围。
        3、充分了解学生,让班级管理工作有的放矢
        自主管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将班级管理权力尽可能归还给学生。而要想落实这一点,我们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在班级管理中游刃有余,才能建立自主管理体系。针对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是从入学开始就要了解学生,可以要求学生每个人写一份个人基本情况表,比如关于爱好、兴趣、擅长的事情,对全班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判断,从而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的学生,在后续落实自主管理工作时尽可能给予他们更多参与的机会。除此外,也可以在入学时鼓励学生做自我介绍,每个同学上台介绍自己,以便于我们教师了解学生性格,方便以后班委的选拔。
        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班委的建设,除了我们教师推荐和选拔之外,更多应该依靠学生,鼓励学生自荐、推荐,给每个学生“掌权”的机会,通过管理班级事务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当然,班委建设也可以采取轮流制、晋升制,以提高学生班级管理积极性。
        三是和学生交朋友,通过面对面地谈论或QQ群、网络空间等渠道,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倾听学生的内心感受和需要,缩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与学生沟通与交流中了解学生。
        4、开展班团活动,搭建自主管理平台
        通过班团活动能够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的班级责任感和荣誉感不断地提升。
        比如,班级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通过班委会选出表现优异的学生,作为每月之星进行一定的奖励,当然奖项的设定可以从成绩、学习进步、综合素质等等方面进行评定。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这样的一个竟选活动往往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肯定和鼓励。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学习委员组织开展班级论坛,清学生进行演讲报告,报告的内容可以涉及时事、历史等等,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搭建了平台。
三、结语
        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强化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翁意识,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独立个性,促使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自我与他人关系的重要措施。作为新时代中职班级管理者,我们应该学会放手放权,尽可能将班级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彰显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实现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怡帆.浅谈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J].中国科技投资,2018,(36):296.
[2]任滢滢.浅议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J].赤子,2018,(32):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