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进阶的中学地理“海洋意识”教学设计策略——以“海水运动”为例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李极硕
[导读]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构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李极硕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天津300467)
        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构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了实现好海洋强国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海洋形式,加强公民的“海洋意识”教育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中学地理;海洋意识;教学设计
        自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提上议程。基础教育阶段的海洋教育探索也开始兴起。现行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都包含了大量的海洋元素。现行高中地理课标中,“海洋地理”作为其中一个模块进入了高中地理课程,显示了课程改革对海洋教育的重视。然而,初中教材及高中必修教材中的海洋相关内容分布零散,不易形成完整的海洋意识。如何更好的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在常规地理教学中落实好培养学生海洋意识的重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以“学习进阶”助力海洋意识教育
        在中学地理“海洋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概念。这些概念往往是分散的、破碎的分布在初中及高中必修阶段教学内容之中,但是在知识体系上又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如果教师不能从宏观上把握这些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将难以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海洋知识体系,进而对其海洋意识的形成带来阻碍。而基于海洋意识的“学习进阶”设计组织教学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
        “学习进阶”是一种基于研究的对学生学习路径的假设性描述,主要呈现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学习某一主题时所应遵循的典型学习路径,表现为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概念序列”。
        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海洋意识培养也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海洋意识”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随着年级的增加而螺旋上升。“海洋意识”主题下的同一概念可能会在不同年级甚至初高中之间反复出现。因此,地理教师应该充分研读课标和教材,整体把握课程知识结构,明确应该落实的重要概念,为学生梳理出清晰的海洋意识学习进阶之路。
        二、以“学习进阶”助力海洋意识教育
        “海水运动”是高中地理“海洋意识”教育内容中,在必修阶段教材占据篇幅最大、最完整的重要概念,也是高考考察的热点。选取“海水运动”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对“海洋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做简要说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整体设计“海洋意识”教学内容的学习进阶路线
        在进行“海水运动”的教学之前前,教师应首先应当明确“海水运动”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并把握好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海水运动”一课包含的重要概念包括“海水运动形式”与“洋流”。两条概念间有着明确的从属关系,“海水运动形式”这一概念包含“海浪”、“潮汐”、“洋流”等分支。而这两条概念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其他概念,如“大气运动”、“海陆分布”、“海洋资源”等也有着直接的联系。


        整体设计“海洋意识”教育的学习进阶,可以揭示学生在学习和探索“海洋意识”主题时,对该主题的思考、理解与实践活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如何一步一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水平到高水平发展的。
        教学中简单重复、低水平循环的情况普遍存在,学生的学习因缺乏挑战性和成就感而逐渐失去兴趣。围绕“海洋意识”重要概念设计学习进阶路径,让学生体会学习的逐步深入以及学科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海洋意识”教育贯穿了初高中全学段,很有必要做一个整体的学习进阶设计,使课程内容的组织更有质感。
        “海水运动”一课主要包含“海水运动形式”与“洋流”两大概念,同时也与部分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其他重要概念有所关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概念不仅局限在“海洋意识”教育内容体系内。
        
图一:“海水运动”的概念体系
        如上图所示,有些概念为学生“海水运动”的学习提供了基础,有着正迁移的作用。与此同时,“海水运动”中的重要概念也对其他概念的学习也有所帮助。
        (二)依据“海洋意识”学习进阶设计,整合教学内容
        通过“海洋意识”教育内容的梳理可以发现,高中阶段地理教学中的“海洋意识”相关内容分布较为分散,不利于学生清晰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应根据学习进阶理论,围绕“海洋意识”重要概念重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进阶整合。以“海水运动”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习进阶,明确教学内容之间逐渐演进的关系,进而清晰的构建出以重要概念为主线的内容体系。
        (三)结合“海洋意识”学习进阶设计,开发教学设计
        基于“海洋意识”学习进阶开发教学设计,需要重视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围绕重要概念,以“进阶”的视角推进教学。
        首先,教学目标设计应参考学习进阶的起点(即本课认知的起点)与终点(即本课认知的终点)。例如在设计“海水运动”一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合理判断学生的经验概念层级在整个学习进阶中的位置,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其次,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围绕“海洋意识”的学习进阶路径展开,引导学生沿学习进阶设计的水平层级拾阶而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推动重要概念建构的作用,为学生突破自己认知发展所处的“阶”提供必要的素材与启发,找出最适合学生进阶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海水运动”一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中,可以围绕学习进阶设计中的四个水平层级设置具体环节,逐级落实相应层次的要求。在每一阶段提供适合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实现进阶过程。例如,在水平三“简要分析洋流分布的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世界洋流分布图”,引导学生利用已经绘制出的“气压带风带图”与“洋流分布简易模式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结合海水运动的成因,对各条洋流进行逐条分析,分别说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洋流分布规律。
        参考文献:
        [1]詹秀娣,陈红伟.地理教学视角下中学生海洋意识教育述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20(03):42-44.
        [2]徐喆,仉政.中学地理教学中海洋地理教学目的与必要性[J].时代教育,2017(24):30+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