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华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陆安高级中学 516400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随着新课标实施的逐渐深入,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于高中课堂教学以成为当下老师们所关心的热门话题。除了应时代发展要求外,还有什么是值得大家去积极融合信息技术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理由呢?下面本文将对高中地理课堂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的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融合
一、明晰信息技术内容的涵盖
信息技术又被称作“IT”,是英文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缩写。当前人们给信息技术下的定义是: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
从应用层面上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包括计算机及多媒体硬件、教学软件和网络。实际上,相比于信息技术内容本身,其真正被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部分还是极少的,除了大家所共知的多媒体影像外,其他技术或设备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况且,当前人们对信息技术价值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便捷、省时、省力”的层面上,因此在具体应用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把注意力放在现代教育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更替上,而一旦学生和老师习惯了这种“便捷、省时、省力”的模式,便会很自然地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些精华和有价值的部分忽略掉。所以我认为,我们在大面积应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时,必须首先明确信息技术的内容,以及它所能实现的真正价值。
二、关于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下几方面:
首先是教学工具,比如在认识气候类型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恐怕我们只能要求学生通过看课本图片加想象的方式去认识各种气候,但如果应用多媒体影像就不同了,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内容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印象会更加深刻;另外,在学习环保方面的内容时,数据比较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相比从网上搜集成品图片,应用教学软件自行绘制图形,对教学的帮助更大。
然后是教学模式,随着大家对教学模式重视度的逐渐提高,有越来越多新颖且奇特的教学方法被引入,信息技术对在教学模式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时空”的转变,即我们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向“教学利益最大化”靠近。当前有很多老师和学生正尝试应用像微信、QQ等社交软件针对学习内容和作业问题进行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课堂教学的压力,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需要我们思考的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后,主次逻辑的问题。单从知识传授的角度看,信息技术真的需要融入进传统课堂教学吗?答案是否定的,想想看,那些70和80后们,他们在念高中时,学校也没有像样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也没有应用什么信息化技术,可能力和技能一样能被培养出来,那么当前教育教学提倡融入信息技术的初衷又是什么呢?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即在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通过教学让所有人都具备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能力。
三、应用AR软件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尝试
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应用AR技术于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现实世界中“身临其境”的逼真性。在具体应用中,学校需要为学生们提供一定数量的智能手机或iPad,或者允许学生将自己的电子设备带到课堂上,然后下载好相关应用软件。为了更好地阐述观点,本人特意挑选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一内容,因为学习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而这恰好是AR能够实现的功能。在寻找太阳直射点时,受角度影响,学生往往很难找到,加之地球本身又是运动着的,即便我们能够在某一时刻找到太阳的直射点,那么当它绕太阳公转时,我们也很难凭想象却准确地指出它在任意时刻下的太阳直射点。而此时,借助AR软件则可以帮助我们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很容易观测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运动过程。从技术层面上看,也许学生并不理解AR的原理,也许他们对AR技术更加不感兴趣,但AR所实现的动态效果却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样原本较为复杂和枯燥的问题变得简单、生动、形象,极大提升了学生探索地理知识的欲望。
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下,应用信息技术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大势所趋,但我们不能因为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就忙目地去使用它,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学科性质和特征,将有必要融入的地方进行融入,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曹静静.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融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81.
[2]陈冬冬.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中的探究式教学模式[J].家长,2020,(03):59+61.
[3]岂艳红.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20(03):225-226.
[4]汪红艳.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研究——以“热力环流”一课为例[J].新智慧,2019(21):14.
[5]胡俊美.浅谈如何利用信息系统丰富高中地理教学[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