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感教育优化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董善进
[导读] 在小学教育发展中,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也是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董善进
        广东省化州市中垌镇西村小学    525144
        摘要:在小学教育发展中,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也是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情感教育班主任能够更好的进行小学德育,情感教育也成为了小学德育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工作开展的时候,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就当前而言,小学班主任工作情感教育渗透和实施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怎样做好情感教育,是很多班主任都非常重视的问题。这便要求教师班主任教师必须认识到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将其渗透到班主任工作中去,帮助学生完善其情感,给其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情感教育;班主任;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在班主任工作开展的时候,教师和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比较多,而情感交流和碰触会直接决定教师的教育能不能成功。这便要求中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时候,必须认识到做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对情感教育的内涵和实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将自己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一、关注个体,以情从教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强调了因材施教对学生道德培养、观念塑造的重要性。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的不同,这使得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开展情感教育时,班主任要改变传统“一刀切”的教育方式,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案,保障情感教育的针对性,提高班级管理内容的可接受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每个学期开始时,班主任都要积极主动地与每个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分析学生的心理成长需求,把握整个学期情感教育的大方向。同时,做好平时教学活动中的观察交流,切身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当中,与学生一起玩耍、交心、合作,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反馈自己的问题和诉求。
        二、创设情境,以情激情
        在情感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为情感教育选择恰当的载体,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把情感教育与情境内容融合到一起,激活学生认知经验,增强学生情感体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不同阶段的小学生对同一事物的感情认知存在差异,班主任要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元素,采取多样化的情境创设手段。对于低年级学生,班主任借助现代信息手段,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演示媒体,创设富有趣味性的生动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对中、高年级学生,班主任在提高情境趣味性的同时,还要适当提升情感教育层次,结合具体的情感教育内容和目标,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形成相应的情感认知。
        例如,引导学生树立家庭观念,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情感态度时,针对低年级学生,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天性创设故事情境。配合图片演示,为学生讲解卧冰求鲤、子路负米、扼虎救父等中国古代著名的孝敬父母的故事,用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组织学生结合情境体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学生把平时羞于表达、难于表达的情感抒发出来,培养学生的孝心。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班主任适当倾向于创设实践性情境,可以为学生播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创设表达情境和角色扮演情境,加深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还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感受父母的辛劳,养成孝敬父母的优秀行为习惯。
        三、组织活动,以情动情
        班主任的情感教育设计要充分体现操作性和实践性,利用各类活动组织,为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生活提供更多机会,进而触动学生内心情感,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认识。情感教育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并没有严格的框架要求。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要具备敏锐的教育眼光,在学生出现问题和需要帮助时,灵活选择情感教育内容,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
        开展爱国情感教育时,很多小学生都感觉国家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爱国感情过于缥缈,难以形成真情实感。每年国庆节前后,全国人民都沉浸在为祖国庆生的热烈氛围中,各类爱国活动的报道数不胜数。班主任可利用这一教育契机,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爱国情感教育活动,通过在主题班会中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组织学生观看国庆阅兵式、进行爱国主义专题演讲等多种活动,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搭建平台。班会活动结束后,班主任还可以将教育活动延伸到课下,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文、制作手抄报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严慈相济,以情促情
        小学生认知经验较为薄弱,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不可避免地会犯下各种错误。班主任如果一味地批评、责怪,必然会给学生心理带来伤害,但放任自流,更会造成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当学生犯错时,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情况,对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在此基础上,采取严慈相济的管理方法,精准把握宽容与严格的管理关系,既要包容学生犯下的错误,为学生主动认错、改错提供机会,也要对学生出现的一些原则性错误进行严格要求,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的不妥之处,配合有针对性的情感指导,纠正学生错误认知,促进学生情绪调整和行为控制能力的提升。
        一次课间活动时,两位学生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并大打出手,班主任将两人带到办公室,详细询问事件的起因。原来,马上要到教师节了,两人都想为自己喜欢的教师制作贺卡,但一名学生喜欢语文教师,另一名学生更喜欢数学教师,由此造成了冲突。面对这让人哭笑不得的争吵理由,班主任从学生视角出发,肯定了学生为教师制作贺卡的行为,代表两位教师感谢了学生的心意,再向学生说明打架的危害性,教育学生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打架的借口。在班主任的耐心引导下,两位学生都冷静下来,主动承认错误,并保证不再打架,情感教育效果明显。
        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小学班主任采取情感教育手段展开班级管理,能够很好地契合小学生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的心理认知特点,对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积极的管理氛围有一定优势。班主任要正视情感教育理念的教育价值,借助有效的活动创设和引导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静.情感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2):30-31.
        [2]高世凯.班主任情感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J].才智,2019(29):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