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朝光
广州市第十八中学
摘要:班级管理的好或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本文试从“沟通了解、目标激励、骨干带动、创设良好人际关系、协作解决”五个方面来探讨班级管理工作如何顺利开展,进而形成群体效应,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创建良好班集体。
关键词:研究心理、目标管理、自我管理、情感凝聚、协作解决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维系着学校、家庭、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管好一个班级,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沟通了解,积极引导
有意识地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理解学生,发挥班主任自己的个性优势,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班级管理成败的必备条件。对学生的了解的方法可以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得,也可以从交谈、观察得到。从阶段性来说可分为起始、开展和深入三个过程。在起始阶段,通过仔细阅读学生的档案,特别是他们自己的总结,结合他们的各科成绩,在脑海中描绘出每个学生的基本形象,在整体上对这个班有个基本的认识。在军训期间,可以做一一个问卷调查,让愿意当班干部的学生交一份详细的申请书,以此来预测他们的个性,交的同学说明他们比较大胆、积极、主动。同时,作为班主任尽量在开学的一个月内和全班学生进行一次谈话,了解他们对学校、班级的期望或对自己的看法等等,进一步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趋势和他们的需求。在开展和深入阶段,通过让学生围绕热点话题写周记,并鼓励学生在周记中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或对班的意见,读懂学生,使自己的严格管理建立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避免学生产生反感、对抗情绪。另外,通过和个别学生、家长的谈话、交换意见,也可获得一些很有帮助意义的信息,有利于今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开展和深入阶段,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也就从一般性的认识深入到学生突出的优缺点的探究;从对个别的了解到整个班基本情况的掌握;从谈及一般的生活问题深入到人生观的探讨;为今后正确评价学生,预测其变化发展趋势,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奠定基础。
二、准确定位,目标激励,共同奋斗
班主任如何准确定位,制定班级整体目标和个人赶超目标是班集体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一个班集体存在的希望,也是学生对自己行为规范进行自觉约束的一个标准。
班级整体目标的制定,必须遵循班级群体的客观发展规律。班主任要根据本班学生发展的各个层次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具体分析和确定班级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和现实发展水平,分析和确定班集体建设的主要矛盾,并以此为着手点,提出班集体建设的最优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将班级逐步培养成良好的班集体。譬如,对纪律较松散、缺乏得力的班团干部的班级,可以通过学生座谈调查、问卷调查等形式,从“积极型”非正式群体中选择较有威信的小头头,培养班干部,可以把班集体中各个层次的同学有意识地分成几个小集体,开展各项评比、择优、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班级集体荣誉感。
个人赶超目标是班级整体目标的具体分解,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找准目标,制定计划。如钟海伦同学,因为英语较弱,总体水平徘徊在班级的中上线,他的目标就是狠抓英语,争取各科平衡,进入班级前十名。
有了这个目标,他的英语从不想学到自觉学,进步很快,第一学期进入良好行列,第二学期进入优秀行列,达到预定目标。但是个班级,有上去的同学必有下来的同学,而且肯定有个同学是末一名,因此,基础较差同学的目标就是“不做年级组的尾巴”,让他们发挥最大潜能,考出最好水平。几次考试结果,这几个同学都未进入年级组的最低分数段。通过目标的实现培养集体意识,形成一种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的力量,形成勤奋刻苦的学习风气以及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核心,自我管理,严格督促
班主任要根据自己对每个职位特点的理解,从学生群体中挑选出认真负责、敢于管理、正直诚实的一批学生作为班干。在筛选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是“班主任委任,学生民主评议”的方法。班主任在指导班干部工作时要遵循的原则是“大胆放权、严格督促和注重实效”相结合,让每个班干部都清楚各自岗位的职责,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其他同学的配合,出色完成各自的任务。在开始的时候,班主任要把基本的套路教给班干,指出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但要求他们独立承担任务,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如果出现问题努力找办法解决,作为班主任要一直支持他们的工作,给他们以帮助和正确的评议。万一真的失败了,班主任必须收拾残局,一方面,要诚恳地指出该班干在工作中不足之处,并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对其他班干和同学的教育,教育他们配合班干的工作,教会他们一种风度,学会包容他人的错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作为班主任必须向全班同学明确班干的权利和责任,加强其他同学对班干的信任和监督;如果有违反纪律的现象,班干则要承担双倍的责任。并在每个学期末在全班进行无记名班干评议,考评班干是否称职,不称职的要重新选举。应该说,一个班的核心初步建立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再不断完善,就能不断增强其凝聚力,使整个班集体更加和谐地向前发展。
四、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情感凝聚
首先,班主任要“走进”每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要用教师的爱去唤起学生的上进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多肯定多欣赏多信任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挖掘和放大他们的优点,给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气氛、让每个学生真正从心里感到集体是温暖的。其次,班主任要指导班级学生经常交往,指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人们,善于判明交往的情境,懂得如何避免和解决冲突,与学生和睦相处,让学生逐步积累交往经验,建立各自的交往风格;形成一个班集体活动交往、学生与社会交往、班级内部交往、学生与教师的交往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往网络。同时,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动员处于人际关系中心位置的学生主动地去接近帮助那些处于人际关系边缘位置的学生,尊重理解他们,以深厚的感情温暖他们的心,使他们同样感到集体的温暖。
五、建立网络,形成合力,协作解决
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家长、科任老师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建立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学生、家长、科任老师的网络,对班级管理起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合力作用。班主任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与家长沟通,如微信QQ联系、电话联络、路遇交谈、登门拜访等,使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理解、信任,使家庭教育力求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另外,班主任要注重与科任老师的配合,不但积极协助管理各科上课纪律,而且要配合科任教师对后进生的帮助、教育,掌握本班各科学习的第一手材料、信息,发挥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教育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班主任不仅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更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出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生动的各种行之有效的门道来。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愿与大家共同探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方法。
参考资料:
[1]杨春柏,班主任在建设班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学教育,1991年第八期
[2] 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甘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