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伟玮
广西合山市北泗镇中心小学 广西合山 546500
摘要: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德育是教育之本,要将德育放在首位,让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学习。的确,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德”显然是在首位,这就时刻在提醒班主任要时刻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而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核心,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粗略谈一谈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几点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开展策略
现阶段,小学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德育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之前需要贯彻到自己行动中的道德品质。小学的德育教学中存在班主任教学方法呆板的问题,班主任主要采取对学生说教的方式,导致班主任的教学效果比较低。并且,现在很多家庭对于孩子都是娇生惯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缺乏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因此,班主任在教学中应该重点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让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之下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
1、德育教育方法不当
若想在小学阶段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教师便需要采取富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措施。从目前形式来看,部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存在方法不当的问题,这些问题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部分班级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不够深入,仅停留在管理、教育的层面,没有做正确积极的引导工作。还有部分班主任平日事物繁多,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有些应接不暇,进而在德育教育层面投入的精力便有所下降,难以真正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2、德育教育忽视了学生自主性
在小学班级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不足,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没有聆听学生想法的意识,部分班主任没有设立适合班级管理的针对性方案,而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单一性的口头教导或奖惩机制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学生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很难有表达自我的机会。另外,部分教师在讲授德育教育知识时,讲解的出发点过大,学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教师讲授的德育知识,进而便不易深刻体会到德育素养的重要性。
3、德育教育缺乏专业化组织
在部分中学中,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基本由班级班主任全权负责,没有设立相应组织进行管理,同时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制度也不够健全。同时,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效果,学生也无法切实体会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去规范自身的行为。只有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班主任才会开展教育工作,而没有在日常点滴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这些问题都将在一定程度影响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的开展策略
1、平等对待学生
当前的小学生处于信息时代,生活以及学习所接触的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校园之内而是变得更加广阔。
小学生处在成长中的关键阶段,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学生自己一时难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就需要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当前阶段学生的性格,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引导或帮助学生。教师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能够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班主任还需平等对待学生,除了关注和关心成绩好的学生,还需重点关注成绩较差的学生。
例如,相比成绩好的学生,成绩较差的学生面对更多的学习压力、其他学生的歧视,非常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成绩较差的学生就容易出现思想扭曲,甚至朝错误的思想认识方向发展。因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还需多与成绩较差的学生沟通,了解其学习或生活上遇到或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其解决。这样,学生才能真实地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爱,从而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这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班主任教育的依从性,推动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创新教学方法
我们所引导的学生是新时代积极发展的小学生,所以即便采取德育教学的优秀策略也要注重不断地创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主动。所以小学班主任不能再沿用过去落后的德育引导思想,要积极地通过研究学生自身的需求以及学习兴趣和性格特点等,制定一些新型的管理策略,让他们在全新的引导措施下去进行更多丰富多彩和形式的活动参与,使自己的积极性能够大大地调动。
例如,小学班主任可以积极通过多媒体的一些技术,使学生自身对于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感官能力大大的增强,让他们在这样的气氛中更加直观地领略到德育素质的重要性。同时,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好人好事的电视节目,让他们通过各种人物的事迹去进行更多优秀素质的学习。让自己的内心沉静下来,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品德的熏陶,使自己真正的达到更好价值观的不断要求。
3、挖掘德育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风俗文化迥异,这些都可作为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优秀素材。因此广大班主任应将德育实践活动根植于地域文化之中,对文化德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利用,这样可以推动德育工作和实际生活的有效融合,强化其感染力。而在打造特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则应与时俱进,认真学习“立德树人”的实践理念,从“中国梦”“美丽中国”等概念入手,赋予德育工作以新的活力。如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开展校内演讲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强化德育工作的影响力,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素质。例如,在进行感恩教育时,教师一方面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以引导,讲述一些父母在生活中的小细节,如将好吃的留给孩子、每年都为孩子置办新衣服。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活动的形式使学生们认识到感恩的深层含义。如借教师节、母亲节或是父亲节的机会,带领学生们亲自动手为父母们准备一份贴心的小礼物,给父母写一副感谢信等,将感恩之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加深学生对亲情的感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德育工作,是班主任肩上的一个重任,但这又绝非一朝一夕的事。班主任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并将其落实在工作之中,才能真正推动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廖肇权.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新课程·上旬,2018,(11):295.
[2]邹衍洋.小学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J].师道·教研,2018,(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