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实验仪器使用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冶红
[导读] 初中物理课主要以实验为基础,应重视对实验课的理解与掌握。
        冶红
        新疆哈密市第七中学初中物理
        摘要:初中物理课主要以实验为基础,应重视对实验课的理解与掌握。过去由于实验器材的缺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些重要的物理实验不能开展,老师只好照本宣科,填鸭式向学生灌输物理原理,由于缺少物理实验这一有力的媒介,学生对一些物理原理理解得不深不透,或者是不能理解或者是难于理解,以致课堂上老师讲起来费力,学生理解起来费劲,可谓事倍功半,教学、学习两者均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随着国家对教育政策的倾斜,随着九年义务教育体制的确立,许多学校购置或配齐了物理教学实验仪器,但是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仪器的使用效果,如何助力提升物理教学质量,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基于此,我们在深入研究大量初级中学物理课样本的基础上,加之按照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有了以下的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仪器使用;思考
        由于物理实验具有直观、清晰、好理解、易掌握的特点,本文着重从学习结合实验的角度,理性思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操作课,以逐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助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并从规范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熟练掌握相关实验技能,更好服务物理教学;强化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果;建立物理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四个方面逐层开展论述,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与实践,提供有益思考与探索。
一、教师规范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科学研究和科学内容同等重要。授课中,精心设计的实验演示和探究实验,将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物理探究活动中。但有的物理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讲完物理知识,再讲解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的过程和现象进行记忆。这种只动口,不动手,将知识讲解与物理实验割裂开来,强灌硬塞,让学生一头雾水,不能把理论和实践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很好地满足物理教学的需要,长此下去,只会使学生厌学厌课。要做好初中物理教学,就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尝试探索创新教学方式,譬如在课堂上增加物理实验课份额和学时,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小组之间对物理实验进行探究,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要求教师在做物理实验的前期让学生明白此次物理实验的目的,对于相关的实验器材有充分的认识,教师反复讲解、演示实验操作步骤,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正确的操作方法,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实验,教师应按照实验操作规范,多次逐一讲解操作难点和关键点,避免学生在实验时出现问题。例如: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这一实验时,首先,由教师讲解实验的步骤,进行相应操作演示,并连续进行三次。其次,挑选几个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操作。再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之前挑选已做过实验的学生为组长,带领本小组成员逐一进行实验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独立完成质量和体积的正确测量,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兴趣,更加强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四,要让学生遵守学生实验操作规定,爱护实验仪器。如做伏安法测量电阻物理实验时,教育学生不能对电源电压进行随意调节,否则,会使电灯泡报废,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精神。
二、熟练掌握器材维修制作技能,更好服务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对物理实验不仅有“四配套”仪器,还应有工具箱,而物理工具箱可以为师生提高实操技能提供空间,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工具箱,既可以用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促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又要求物理教师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和维修工具。如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电学仪器有较多的接线柱,使用中线头容易发生脱落现象,这需要物理教师及时维修。同时,还要熟练掌握电烙铁的使用,还能对一些简单的故障进行维修、排除。在此基础上,应结合实验的需求,掌握制作相应的教具。
三、强化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果
        从初中物理实验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理解,引导学生独立准备物理实验,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首先,对物理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逐一细化,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正确使用物理仪器、体验和掌握实验方法,以理解和掌握物理原理。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使用物理仪器,详细记录试验数据。并在多次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实验条件进行相应控制。第三,实验中物理教师要密切关注操作过程,杜绝和避免发生物理实验故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第四,做完实验后,要求学生依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据此写出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物理教师要耐心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完善实验方案,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实验过程,引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
四、建立物理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曾认为,志趣是一个人在追求接触事物和认识事物时的意志倾向。志趣不具有一定的天赋性,而是在教育影响下以及生活环境所产生的。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可开展小实验和小制作活动。“四配套”工程,器材相对较多,如电磁实验的组合器材、电子元件演示材料等等。这些器材,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进行尝试和探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育其创新意识。以上这些小实验,既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便利,还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配备的实验工具,建立物理兴趣小组,带领学生一起创新,尝试教具制作,并将重点教学内容融入实验活动。
        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可充分利用器材,让学生做物理小实验,如制作简易潜望境、橡皮测力计、水果电池、自制潜水艇等等。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共同制作物理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既让学生思维洞开,又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不清楚、不理解的部分,教师要给予相应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以上物理小实验,学生可以较好地认识、理解新旧知识,引发其对物理相关问题的探索愿望,并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对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更好的体验,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意识。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师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改的要求,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并充分意识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参与物理实验活动中来,并在教学中将物理实验器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物理实验探究活动,促使他们在探究中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发现新的学习方法,从而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

参考文献
[1] 吴燕.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南北桥, 2018, 000(008):86.
[2] 李建海.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9(Z1).
[3] 薛玲英. 初中物理实验仪器的管理与创新[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9(Z1).
[4] 边鹏. 运用自制仪器完成初中物理实验[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 000(005):124-125.
[5] 邱群英. 中学物理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保养维护分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 000(008):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