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年级“深度学习”实践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肖振培
[导读]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健康且全面地发展。接下来笔者将围绕小学数学高年级深度学习实践教学展开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阅读意义。
        肖振培
        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紫封小学 362342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为学生展开数学教学时,应当带领学生进入到深度的数学学习过程当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完备的数学知识结构,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健康且全面地发展。接下来笔者将围绕小学数学高年级深度学习实践教学展开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阅读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前言:
        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必不可少的重要学科,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之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的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当中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学生始终置于教学的主体,带领学生进入到深度的数学学习当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使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获得深入有效地学习过程,最终获得数学学习水平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从学生的认知状态出发进行授课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为学生展开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时,首先应当全面的去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数学学习的水平、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这是因为这些种种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呈现出很大的不同,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在了解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展开授课,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水平,最终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乘法》中“乘法分配律”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下,而数学教材当中所采用的语言又过于抽象化和专业化,所以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这一重要的数学知识点时感觉难以理解。这个时候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就可以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将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点转化为有趣、简单且便于学生理解的数学问题,以此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比如说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同学们夏天到了,小明的妈妈让小明去买美味的冰激凌,小明买了5个5块的,5个7块的。那么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呢?怎么用数学算式表示呢?”学生很快就能够算出答案,并且列出了两种不同的数学算式,分别为:1)5×5+5×7=25+35=60元。2)5×(5+7)=5×12=60元。接下来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进入深入地思考,为什么这两个数学算式的计算方式不一样,但是最终得出的结果却是一样的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积极的进入到深度的思考和探究当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二、积极地为学生设计数学实践活动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身心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在这个阶段当中他们十分爱动且好动,如果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文字理论知识的讲解,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势必会对数学这门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展开数学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目标为学生设计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当中自己动手进行操作,鼓励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动手,在这过程中深入地去探寻数学知识,逐渐掌握数学的相关知识点和相关内容,形成数学的技能,并获得丰富的数学经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向更深处蔓延。
        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三角形的面积”这一数学知识点的教学时,大部分教师都会让学生把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后得出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1/2。采用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却将学生的思维发展固定在了一个局限当中,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突破思维的禁制,积极地为学生进行教学的创新,并且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比如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为学生发放几个不同的三角形,鼓励学生在学习小组当中通过交流与讨论去探索怎样去解三角形的面积。当学生探讨完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自己计算方式的交流,引导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不同的想法和观念。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三、通过对比教学内化学生的数学能力
        对比思想是数学教学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通过对比学习、对比思考、对比练习,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脉络的理解更加清晰,使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更加有序、更加深入,提升学生透过数学表象去探索数学本质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构建庞大的数学知识体系,最终帮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点和数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数学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水平。
        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百分数的应用》这一章节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对比练习,以此加深学生对于这一数学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和运用。如:1)学校的图书馆去年的图书总量是1000本,今年的图书总量比去年的图书多了500本,请问今年的图书比去年的图书多百分之几呢?2)学校的图书馆去年的图书总量是1000本,今年的图书总量是2000本,请问今年的图书总量比去年的图书总量多百分之几?3)学校的图书馆去年的图书总量是1000本,相比较今年的图书总量来说少500本,请问去年图书馆的图书总量比今年图书馆图书总量少百分之几?4)学校图书馆现在有1000本图书,比去年图书馆的图书总量多100本,请问现有的图书总量比去年的图书总量多百分之几?利用这样一组对比练习,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题目当中数学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使学生对这一数学知识点有一个更加深刻地把握和认知,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
总结:
        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工作者,在为学生展开数学教学时,不能仅仅浮于数学的表层,而应当带领学生一起进入到深度的数学学习当中去探究数学的本质与内涵,以此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形成。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所提出的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带来一点微薄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军山. 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11).
[2]朱梦清. 谈如何引导高年级学生深度学习,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J]. 考试周刊, 20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