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洁云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瑶芦小学 529075
摘要:小学数学中有大量的关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尤其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应用题,不仅题目形式多样、涉及面广,且对学生理解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小学生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于一些没有直接给出解题条件的问题往往就两眼一抹黑,不知从何入手。教师可以适时引入线段图,将抽象的文字直观化,而且线段图还能为学生引导正确的解题方向,比空想要有用得多。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好线段图这一有效工具,指导学生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量化,培养学生养成用线段图解题的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线段图;解决问题;培养策略
良好的数学意识需要老师有意识的进行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立足于基本的数形结合的教学特点,借助于线段法引导学生把复杂的数学问题转换成基本的、较为直观的数量问题,通过建立一个模式,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易于理解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
一、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所体现的价值
顾名思义,线段图是利用一条或者两条线段形成一个数学解题模式,通过其中的长短比例问题实现数学问题,来抽象表达基本的数学思路的一种解题过程。线段图能够把原来的问题通过线段比例的过程展示出来,这就很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其主要体现有以下几点:第一,线段图的直观性能够很好地符合学生的基本心理特点,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多事情的认知就是非此即彼,加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受限,这就导致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是不能够直接展示出来的。另外,线段图能够简单的解释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把数据比例关系直观的展示出来,小学生也很容易懂。第二,线段图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地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直观的展示问题的实质所在,让整个问题的数学关系更加清晰。尤其是在应用数学题目中,很多数量关系都是较为复杂,线段图能够很好地把每一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化,从整体角度来看,线段图简化了基本的数学问题。第三,线段图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基本思维方式。由于线段图在一定程度上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让学生能够条理清晰的解析数学的每一个过程,在复杂的数学关系中得到一条清晰可见的线索,沿着这个思路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基本信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借助线段图解决问题的培养策略
1、让数学信息明显化
小学数学应用题大都不是直接告诉已知条件,而是用简单的两句话将已知条件隐藏其中,如何找出已知条件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由于题目表述比较晦涩,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时教师就可以建议学生将题中的数量关系用线段表示出来,线段图能够直观地呈现出问题中的信息,从而使学生对题目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有更精准的认识。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个篮子中放了苹果、梨、香蕉三种水果,已知苹果30个,梨是苹果的3倍,香蕉比苹果多4倍,篮子中梨和香蕉的个数分别是多少?”
在解答的过程中,为了更清晰地理解题意,可以引导学生用画线段的方式展示苹果、香蕉、梨的数量关系,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2、让解题思路明朗化
小学生正处于数学思维的培养阶段,此时最需要的就是打好基础。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题方式,数形结合自出现之日起就备受师生关注与喜爱。线段图能够有效地使数字和图形结合起来,将抽象的、不好理解的数量关系转化成好理解的图形,这对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和解题思路形成有着重要帮助。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学校计划在植树节那天种植松树和柳树两种树苗,其中柳树计划种植240棵,松树的数量比柳树少200Ic,请问计划种植多少棵松树树苗?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在于将松树和柳树的数量关系列出来,但此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题目中的信息转化成线段图,把柳树的数量视为单位“1”。
学生通过线段图,很容易就会了解其中的等量关系式:柳树的棵数=松树的棵数+柳树比松树多的棵数。了解了二者之间的数的关系,便能够很轻松地列出等量关系式。有的学生根据题意写出“240x (1-20% ) =192”这一算式,也有的学生能够列出“x+240x20%=240"这一方程。
从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线段图这种方式使题目变得更加具有实用性,更加直观,线段图将原本“团成一团”的概念抽丝剥茧,将其理顺,使得学生更有信心解决问题,同时也降低了解题难度。学生以线段图来解题对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强化作用,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对他们学习其他科目也很有帮助。
3、让解题路径模型化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分析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面对抽象的一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分析,从根本上面提出基本的数据,由于一些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有限,对于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往往不是很清晰,教学过程中注重每一个数据的提炼,让学生能够在基本的关系中找到一些问题的需要数据。在理解了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进行一些必要的转换,构建数学模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以这样一道问题为例:“小红一共生产了190个零件,小刚生产的个数比小红的3倍少10个,请问小刚生产了多少个呢?”在解决该问题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在抽象的数量关系中迷失方向,限制其问题的解决。对此,借助线段图找到基本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能够从根本上理解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线段图的方式来把问题呈现出来,如下图所示:

图3
线段图对于一些较难的数学问题有着很好地作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问题虽然内容形式五花八门,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找出合适的解题方法,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线段图是小学数学解题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其特点是将题中的数学信息直观化,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运用线段图,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解决问题显而易见的新天地。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需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解决问题能力逐步得到培养,创新意识逐步形成,实现优效课堂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郑春平.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8,(7):67.
[2]陈绍霞.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运用[J].速读(上旬),2018,(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