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分数问题的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0期   作者:万有生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数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问题的分析、解决和应用,而分数应用题这类典型题目更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万有生
        广西百色隆林平班镇民乐小学  533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数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问题的分析、解决和应用,而分数应用题这类典型题目更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数应用题的解答过程相比于整数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思维还不够健全的小学生来讲,难度会相对增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做好引导与教育工作,带领学生学好本章节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分数分体;教学策略
        分数本身是一个过程性的概念比较抽象,再加上分数具有多重意义,而且在读写的特征、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等方面与整数不同,所以学生接受起来就较为困难。因此,分数的教学也随之变得困难。
        一、解决分数类型应用题方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培养学生分数概念的理解能力
        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在很多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主要通过让学生一遍一遍地反复训练来记住特定题目的解题程序和方法。而不重视对“分数”这一概念的数学原理,作用与数理知识的讲解。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分数学习上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思考理解分数的数学意义,因而一遇到分数应用题,就只懂得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住教师给出的解题程序,而不会自己从分数原理出发探究怎样用数学方法解决分数问题,学生对分数这一数学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不足,因而导致在应用题的学习上不得要领,极大影响了应用题的教学效果。
        2、不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方法的应用能力
        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其逻辑思维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因而还无法跟成人相比,这就导致学生对数理概念的抽象性缺乏足够认识,不懂得数学方法跟对象之问的对应关系。如果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方法应用原理的讲解,而采用填鸭式地教学方法,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固定的解题程序,学生是无法真正具有数学方法应用能力的。这在分数应用题的解题上表现尤为突出,因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根本上是考验学生对“分数”这一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与有关数学方法的实践应用能力,因而如果学生不理解分数的原理,不懂得使用分数的数学方法去解决现实中遇到的跟分数有关的问题,学生就不可能掌握应用题的解题能力。这种情况下即便教师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学生也只会记住某一道应用题怎么解,而一遇到内容不一样的题,依然会束手无策。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分数问题的教学策略
        1、强化理论知识
        分数应用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坚实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与依据,才能降低学习难度,保障学习质量。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强化理论知识教学,清楚分数的运算法则、数学符号的意义,并且能够全面熟知与灵活运用,这样才能降低解题中的错误率。首先,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全身感官,做到手、眼、耳、嘴、脑并用,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方法,将关键知识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让理论知识深深地印记在心中,促进思维的发展。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养成错题纠正的习惯,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错题本,将日常训练、考试中的难题与错题记录下来。教师在针对学生的特点,展开详细分析,帮助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记忆,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2、认真审题,找出题目中的对比量和标准量
        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解答应用题的要求,首先应该对应用题进行仔细审题,要求学生掌握题目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解题思路,这样才不会在解题时出现错误。在审题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解题目中的对比量和标准量,找出对应的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学生很快就会找出正确的答案。
        例如,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驶了全程的,第二小时行驶了全程的,这个时候离目的地还有1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在题目中,,都是对比量,10千米为标准量。学生在掌握对比量和标准条件后,就可以确定解题思路,并计算出正确的答案。
        3、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任何应用题的背景都源自现实生活。结合教材和相关教参中对分数应用题这部分的编写情况来看,问题背景内容涉及到生产、生活、经济、工程等维度,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不完全性和问题背景的晦涩难懂,学生在理解题意时往往会对问题进行错误表征从而无法解题。根据应用题的这一特点和学生存在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选择其熟悉的问题素材,积极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从而培养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意识,这样就将抽象难懂的问题背景转化为简单易懂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在熟知的问题情境下完成对未知事物的认识。因此,作为教师应当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的简单化情境,帮助学生迅速理解问题情境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工程问题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三者关系的基础之上学会巧设单位“1”求解工程问题,但是工程问题的生活背景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过遥远,因此在该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抛弃教材中原始题目导入的方法,积极探索简单易懂、具有替代性意义的导入问题,能够直观地将工程问题关于“效率、时间和总量”三者间的关系展示出来。
        4、提高画分数线段图能力
        线段图是比较方便的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分数线段法可以直接表示出题目中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师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是很必要的。线段图能帮助学生厘清解题思路,也可以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数据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快速理解题意。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学生学会画分数线段图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
        教师在进行分数应用题教学时,要告诉学生灵活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在遇到不同类型的应用题题目时,画出的线段图也要随之变化,借助线段图将应用题中复杂的关系变得简单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结语
        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还是比较重要的,因而解决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东平.例谈“分数解决问题”的解题策略[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8,000 (006):P.14-15.
[2]杨琳娜.浅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技巧[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8,000 (004):P.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