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龙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长安中学 广西 河池 547300
摘要: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也更有助于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途径
引言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让他们感到数学不难学,从而把学数学当成乐趣,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能够占有主体地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从而能够使学生能够独立自组地去进行数学学习。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方法能够产生很大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数学学习,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取长补短、相互沟通、讨论交流,一同去攻克数学学习中难点,调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一是,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组织初中学生开展数学合作学习,科学合理的分组是第一步。应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成绩水平、个性特点,统筹兼顾的进行分组。通过合理的分组能够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在数学学习上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实现小组内部的优势互补。二是,组织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在进行了合理分组之后,接下来就要安排学习任务,利用任务引导各个小组进行比拼竞赛。初中阶段的学生性格争强好胜,尤其是在数学这门理科课程学习上表现更是明显。数学老师在组织开展小组竞赛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用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竞争意识。在合作竞赛教学模式下,为了完成共同的小组学习目标,学生们会积极合作、密切配合,主动挖掘自身学习潜能,全力以赴的去帮助小组取得更好的成绩。
比如,在初中数学“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设置一个小组合作解题的任务。提前准备若干道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让全班学生以提前分配好的小组为单位进行解题比赛。在解题比赛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分工配合,让每名小组成员都分配到相应的任务,有分析题目的、有进行计算的、有进行验算的。当所有小组都完成解题之后,再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在最短的时间里正确解决全部应用题,即为优胜小组,并结合解题正确率和解题所用时间进行小组的排名。在这种合作竞赛的模式下,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数学教师还要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呼唤,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如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探究问题,寻找答案。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为例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己试着去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和纠正,主要针对学生自身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薄弱环节。既要鼓励他们不断质疑的学习精神,也要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这样便可以从学生自身对一元二次方程学习的体验感入手,在发挥他们自身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带给他们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影响和自身情感态度的重新树立,不断地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这对于学生不断发挥自己的探索欲和创造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初中数学教师也要不断地探索游戏和其他优秀的教学方法,创设宽松和自由的课堂,保证学生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自由感,同时也要保证他们能够更好地去大胆猜测。另外,初中数学教师更要积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讨论和交流,无论是小组之间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都要多交流沟通。在保证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的同时,初中数学教师还要从班级整体的综合能力提高出发,去构建一个更健全的知识教学体系,满足所有学生对于数学的问题解决和学习渴望。
三、设计趣味问题
从某些方面而言,课堂教学本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若是一路顺利,学生就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体验。为此,要想真正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联系学生实际情况、综合素质培养目的,来为学生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问题,借助于这些趣味问题来直接改变传统课堂上无趣、单板的教学形式,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好奇心与新鲜感,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好奇心驱使下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索之中,最终因此而获得学习成就感。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与实际问题”教学的时候,即可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提出如下趣味问题:“为了能够改善办学条件,某所学校打算直接购买甲品牌生产的电脑以及乙品牌生产的课桌,第一次一共花费了9万元购买了10台电脑、200张课桌;第二次则花费9万元直接购买了12台电脑以及120张课桌,请求解出电脑与课桌的价格?”借由此来引出二元一次方程式概念,强化学生印象与记忆,并且还能有效改善传统数学课堂沉闷、无趣之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趣味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时,要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时,教师要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合数学与其他学科时,教师要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样才能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艳萍.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探析[J].考试周刊,2020(57):89-90.
[2]黄好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索[J].华夏教师,2019(17):38-39.
[3]田苗军.探析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