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梁松超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在绿色环保理念下诞生的全新的建筑工程类型,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在追求健康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需要进一步的强化,在确保降低工程施工投入的同时,也要降低工程建设产生的各类建筑垃圾,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华审(北京)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71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在绿色环保理念下诞生的全新的建筑工程类型,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在追求健康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需要进一步的强化,在确保降低工程施工投入的同时,也要降低工程建设产生的各类建筑垃圾,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绿色健康发展。为此,本文就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的强化策略展开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策略
        1、装配式建筑工程出现造价差异的具体原因
        就我国现今的建筑行业发展状况来看,装配式建筑工程之所以在我国未得到规模化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所用到的一些混凝土构件类型、规格多且必须精准,导致构件的生产较为复杂,部分厂家无法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并且我国现阶段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需求相对较低的状态,导致构件在模具摊销、构配件生产制造及运输等方面的支出费用相对较高,使其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工程现阶段本身所需要的成本投入也相对较高,究其原因是所用的诸多的构件在构建拆分、深化设计、生产和安装环节按传统方式进行,这样所产生的费用相对较高反而没有减少,使得整个建筑工程造价处于增加投资状态,这就让整体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投资控制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环节中,混凝土构件部分的支出对于整体的工程成本将会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即便是其生产质量有所保障,但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工程来说支出相对较高,致使整体的工程成本支出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加,在工程建设阶段无法有效的将投资降下来。
        2、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
        2.1概预算编制出现不合理的问题
        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而言,其中的概预算编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环节,该环节工作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成本投入水平的高低。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工作人员在执行概预算编制工作的时候,并未做到全面的收集和分析与装配式建筑工程相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料,这种缺乏数据和信息支撑编制出来的项目概预算方案的合理性相对较低,这也就导致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会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现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部分概预算编制工作人员在专业能力方面虽然具备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并非是建筑工程专业出身,缺乏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知识,而容易在不了解装配式建筑工程实际情况下,所编制出来的概预算成果将出现不合理的问题。
        2.2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方式落后
        现如今,建筑行业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理念、方式也处于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通过使用先进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方法,可以确保整体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工作质量得到十分显著的提高。但是从当前的具体状况来看,绝大部分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所采用的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方式仍旧侧重于工程施工阶段的事中管理,反而是忽视了事前和事后的造价管理,致使整体的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有失偏颇。再加之工程施工建设中各个参与主体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相互沟通程度相对较低,导致整体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和成本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2.3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的环节中需要将建设所需的施工构件提前在工厂内部进行加工,随后将之运输到施工现场开展相应的施工安装工作,而这也就代表着从构件的生产环节开始就需要进行成本控制工作,而这也需要专业的管控人员进行工作场地方面的转化,但在实际的转化环节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突发性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工作上的失误。出于进一步控制这些突发性不良因素对于工程影响的考虑,需要对工程预算造价和成本控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过程中,有关单位并未和实际的造价专业管控部门之间取得良好的沟通,这也就导致在成本控制工作中专业造价人员的进入时间相对较晚,很难发现在前期成本控制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直接导致整个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装配式建筑有效落实工程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的策略
        3.1强化概预算编制的质量
        概预算编制作为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落实的重要基础条件,在强化这方面工作的时候,需要做到进一步完善预制构配件材料概预算工作,这也就意味着在开展概预算编制工作之前,既要全面综合考虑施工现场可能会出现的不利环境问题等因素,还需要针对相关施工安装材料的资料和信息做出全面的成本构成调查和仔细分析,这才能体现了认真落实项目概预算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针对施工安装清单规范及定额说明做出仔细的分析,全面掌握各个清单及定额的适用范围和实质工作内容,针对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工程总量进行合理的计算,并选用合适的计算规则、正确的计算方式和编制流程。
        3.2全过程成本控制模式的应用
        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工作,需要采用全过程成本控制模式。在工程项目的投资阶段,需要在全面了解投资决策所具备意义的前提下,将装配式建筑实际的建设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并编制出一套同时具备较强可行性和可靠性的项目实施方案,随后在全面考察施工现场环境的前提下,针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进。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对于项目设计概算的管理工作,确保整个设计概算控制在工程项目的批准投资估算数额之内。在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阶段,需要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借此设计出多个经济合理和技术可靠的备选方案,经过合理的对比最终选择出一个最优化的项目设计方案。在之后的图纸设计环节中,在全面综合初步设计内容包括范围和标准,以及概预算造价内容,将图纸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技术性做出合理的分析,并确保设计出来的施工图纸完全符合工程建设具体要求。在进入工程的招投标阶段,应不断完善与之相关的招投标管理制度,并在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合理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在资质和报价方面均具备一定优势的施工企业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承包商,并与之签订合法完整的承包合同。在工程正式进入施工阶段,需要注意工程变更和合同价调整问题的管理,在必须进行工程变更的时候,需要在总监理工程师进行签字确认,建设单位工程师批准之后方可进行变更。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材料和费用的管理,能够做到提前调查建筑施工材料和设备可能会出现的市场价格变动,以便对整体的预制构件材料费用进行合理的管理。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进入竣工验收阶段,需要以装配式建筑工程之前签订的承包合同为基础编制合理的竣工结算书,真正意义上保障竣工结算书的真实和可靠性,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在装配式工程实际施工建设环节中因为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设计方面的变更,则需要对设计变更所涉及到的数据和信息做出全面的核查。
        4、总结
        装配式建筑工程作为我国建筑行业内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建筑类型,也必然是未来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系统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的管理,就是需要通过概预算编制的强化以及全过程成本控制模式的实施,从而真正意义上保障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和成本管控工作得以有效的落实,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自身的经济利润空间符合建筑企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3):18-19+22.
        [2]王凌云.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209.
        [3]曹增国.关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分析[J].居业,2019(12):159+161.
        作者简介
        梁松超(1967年-);男;汉族;四川乐山人;经济师,华审(北京)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项目管理/造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