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的构建策略思考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邝军1 曹跃飞2
[导读]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培养学习兴趣成为现阶段的焦点话题

        邝军1   曹跃飞2
        1 湖南省临武县南强镇中心小学  湖南 郴州 424301
        2 临武县第三中学附小  湖南 郴州 424300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培养学习兴趣成为现阶段的焦点话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乐于学习数学,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想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就需要进行创新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为了顺利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要积极开展兴趣化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的构建策略,旨在为广大小学数学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要表现为理解和记忆,课堂氛围更加被动、严肃、无趣,易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产生倦怠情绪,阻碍学生学习。但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正逐渐发生改变,课堂教学由“教”向“学”转变,强调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重在促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培养其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品质。
2小学数学兴趣培养策略
2.1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根据教师任职年限与工作经验的不同,可将其分成实习类、骨干型、即将退休型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教师,在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与传授度、课堂掌控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各有所长。
2.2巧妙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想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就要在课堂初始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创新性,以此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来讲解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比如,在教学圆柱体和圆锥体这节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为学生构建了相关教学情境,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圆柱形的足球与圆锥形的足球哪个更容易滚动。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还可以用真实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可以自己去实际测量,探索所学数学知识,从而在这种趣味十足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些数学知识,做到活学活用。
2.3高效利用生活化数学素材
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使用各类教学方式,避免学生厌倦。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对相关数学问题展开思考。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时,首先可以让学生思考他们接触到的一些生活实例,如:(1)学校门口的文具店运来一批橡皮擦,卖出356个,剩下228个。文具店总共运来多少个橡皮擦?(2)妈妈买了15朵鲜花,每3朵鲜花插一个花瓶,总共可以插几个花瓶?在学习三角形时,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看到过的三角形图案,例如桥梁、金字塔、积木等,再学习三角形的边、角、顶点、高、底、稳定性等内容。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节内容时,可通过展示一些国家的国旗、窗花、地标等图案或自行剪纸,帮助学生学习对称轴、图形的平移,补全图形等内容。总之,教师要正确把握小学生的思维习惯,结合生活经验或生活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2.4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拓展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数学知识的魅力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的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性的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让学生将学习数学的兴趣持续延伸到实际生活当中。比如说在课堂上学习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数学知识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限定的条件设计学校花园的设计方案,这个花园需要用36米长的栏杆围起来,让学生设计花园的方案并计算出花园所要占用的校园面积。对自己所熟悉的校园环境进行方案设计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学生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将花园设计成不同形状的样子如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形等,并充分利用自己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认真的对这些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在反复设计和计算的基础上寻找到占地面积和花园美观程度之间的最优设计。在这个设计和计算的过程中就将数学知识延伸到了实际的生活中,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进行了有效的拓展。
2.5组织开放的探究活动
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强调以学为主探究活动的组织[3]。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能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和培养。在探究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合理的设置探究任务,并全面关注学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给予学生思维和行为上的有效指导。让学生可以有效内化和吸收基础的数学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进行“位置与方向”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就现实生活中的位置与方向进行讨论,思考具体的方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更加丰富的生活常识,以便在生活中更好的解决方位问题。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组内或者组间就具体的探究经验进行总结,让学生的学习心得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和巩固,促使学生的学习效能和综合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
2.6及时肯定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灵活多变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机制,转变以往“只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模式,同时利用不同的评价模式优化和完善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以此全面检测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样便能促使学生不断前进和努力。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说:“你真棒!”“这么难的题,你都能做出来,真是太聪明了!”或者给予学生一些物质性的奖励,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的教学策略,通过创立生活情境,引导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数学教师完成数学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洪.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
[2]刘书敏.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兴趣课堂.新课程(上),2019(2).
[3]许睿玲.浅谈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明日风尚,2019(8).
[4]郑秀兰.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索.考试周刊,2019(4).
[5]李超.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学苑教育,2019(3).


邝军1   曹跃飞2
1 湖南省临武县南强镇中心小学  湖南 郴州 424301
2 临武县第三中学附小  湖南 郴州 424300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培养学习兴趣成为现阶段的焦点话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乐于学习数学,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想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就需要进行创新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为了顺利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要积极开展兴趣化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的构建策略,旨在为广大小学数学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要表现为理解和记忆,课堂氛围更加被动、严肃、无趣,易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产生倦怠情绪,阻碍学生学习。但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正逐渐发生改变,课堂教学由“教”向“学”转变,强调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重在促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培养其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品质。
        2小学数学兴趣培养策略
        2.1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根据教师任职年限与工作经验的不同,可将其分成实习类、骨干型、即将退休型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教师,在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与传授度、课堂掌控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各有所长。
        2.2巧妙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想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就要在课堂初始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创新性,以此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来讲解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比如,在教学圆柱体和圆锥体这节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为学生构建了相关教学情境,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圆柱形的足球与圆锥形的足球哪个更容易滚动。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还可以用真实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可以自己去实际测量,探索所学数学知识,从而在这种趣味十足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些数学知识,做到活学活用。
        2.3高效利用生活化数学素材
        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使用各类教学方式,避免学生厌倦。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对相关数学问题展开思考。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时,首先可以让学生思考他们接触到的一些生活实例,如:(1)学校门口的文具店运来一批橡皮擦,卖出356个,剩下228个。文具店总共运来多少个橡皮擦?(2)妈妈买了15朵鲜花,每3朵鲜花插一个花瓶,总共可以插几个花瓶?在学习三角形时,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看到过的三角形图案,例如桥梁、金字塔、积木等,再学习三角形的边、角、顶点、高、底、稳定性等内容。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节内容时,可通过展示一些国家的国旗、窗花、地标等图案或自行剪纸,帮助学生学习对称轴、图形的平移,补全图形等内容。总之,教师要正确把握小学生的思维习惯,结合生活经验或生活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2.4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拓展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数学知识的魅力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的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性的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让学生将学习数学的兴趣持续延伸到实际生活当中。比如说在课堂上学习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数学知识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限定的条件设计学校花园的设计方案,这个花园需要用36米长的栏杆围起来,让学生设计花园的方案并计算出花园所要占用的校园面积。对自己所熟悉的校园环境进行方案设计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学生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将花园设计成不同形状的样子如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形等,并充分利用自己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认真的对这些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在反复设计和计算的基础上寻找到占地面积和花园美观程度之间的最优设计。在这个设计和计算的过程中就将数学知识延伸到了实际的生活中,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进行了有效的拓展。
        2.5组织开放的探究活动
        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强调以学为主探究活动的组织[3]。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能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和培养。在探究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合理的设置探究任务,并全面关注学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给予学生思维和行为上的有效指导。让学生可以有效内化和吸收基础的数学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进行“位置与方向”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就现实生活中的位置与方向进行讨论,思考具体的方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更加丰富的生活常识,以便在生活中更好的解决方位问题。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组内或者组间就具体的探究经验进行总结,让学生的学习心得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和巩固,促使学生的学习效能和综合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
        2.6及时肯定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灵活多变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机制,转变以往“只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模式,同时利用不同的评价模式优化和完善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以此全面检测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样便能促使学生不断前进和努力。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说:“你真棒!”“这么难的题,你都能做出来,真是太聪明了!”或者给予学生一些物质性的奖励,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的教学策略,通过创立生活情境,引导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数学教师完成数学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洪.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
[2]刘书敏.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兴趣课堂.新课程(上),2019(2).
[3]许睿玲.浅谈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明日风尚,2019(8).
[4]郑秀兰.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索.考试周刊,2019(4).
[5]李超.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学苑教育,20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