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培荣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进步,初中教学模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微课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广泛欢迎。数学是初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科目,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数学理论知识抽象等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快速的理解授课内容,影响学习效率。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微课,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首先阐述了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然后分析了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教学;教学措施
初中数学在初中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数学题型的灵活多变和理论知识的抽象都为数学学习增加了难度。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更多可能,微课是新型教学方式的代表之一,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将重点、教学难点企管系的讲述,通过微课学生可以巩固课堂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对数学的认知,针对教学难点反复播放理解,有利于学生奠定丰厚的数学基础,所以要对微课在初中教学中的使用进行研究。
一、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缩小学生之间差距
初中数学学习相较小学数学难度更高,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学习会出现不适应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的问题。因为学生之间的数学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同,基础较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教学进度,难以理解教学内容,会对数学产生厌烦的情绪。基础较强的学生会认为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学生的学习能力远远超出教学内容,会对数学知识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教师将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使用短视频的形式上传到学习平台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教学的微课,基础较弱的学生针对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可以反复播放、理解,直至自己完全理解知识。基础较强的学生可以从微课中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增加自己对知识的宽度。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减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倦情绪。
(二)落实教学环节
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微课可以将不同的教学环节有效的落实,在教学的前期教师使用微课可以进行课程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可以对教学的难点讲解,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知识点。在课后复习时学生使用微课进行学习,对自己不动的位置反复理解,将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记录,还能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而且落实了数学教学的每个环节。
(三)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的知识理解难度较大,使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较为灵活,学生在解题和理解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微课使用视频和音频的形式将抽象的知识点简化,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促使学生可以更加立体的了解知识。课后学生利用微课了解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微课在初中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微课选择不合理
微课应用在初中教学中因为教师在微课选择时的不合理,导致微课教学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降低了数学教学的效率。教师在微课选择时会按照班级内大部分学生的基础选择,忽视了学生存在的个体化差异,导致学生使用微课学习时不能充分的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选择的微课内容存在片面性,学生及时使用微课学习也无法了解教学的知识点,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消极和负面的情绪。因为基础较弱的学生对数学理论的理解较为浅显,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使用理论知识灵活的解题,造成微课应用的无效性。
(二)师生互动较少
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微课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较差,学生使用微课学习时无法与教师及时沟通,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解决。教师在微课选择时无法与学生达成共识,并未与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所以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和需求进行微课的选择。
三、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程导入中微课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时可以使用微课进行课程的导入,在微课导入时教师选择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微课,对微课内容反复筛选,并且结合微课的内容对知识导入进行详细的设计,增加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微课内容筛选,在微课内容筛选时要多选择一些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关联紧密的微课内容,如手电筒的墙角、铁路、光线等视频内容,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思考,微课最后留出问题,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出视频中哪些是直线、射线和线段?以此问题为基础进行课程的导入,教师要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询问学生提出观点的理由,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在后续教学时设计更加深入的问题,射线、线段和直线如何区分?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为学生后续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中应用
初中数学的教学难度有所提升,对学生的基础有着一定的要求,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会按照传统的教学经验教学,选择的课程也是教师认为符合学生基础的课堂。学生在解题时,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关于解题过程,缺少相应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数学学习。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微课的内容和素材丰富,许多教师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十分新颖,无论是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还是基础较强的学生都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教学中,教师选择不同的微课,或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经验自己录制微课,将教学的难点、重点分成层次分明的短视频,使用微课对学生进行教学。微课的内容要更加丰富,选择种类不同的微课,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相似条件的理解。微课内容不仅要包括使用理论知识解题,还要包括在现实生活中相似知识的应用。学生通过微课中的内容观察三角形的相似条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并且意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课后教师将自己选择的微课和课上使用的微课上传到班级群内,或者微课平台中,学生自主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课上内容巩固复习。通过微课学生丰富了知识面,拓宽了三角形相似知识的认知,学生使用微课学习可以凭借自身能力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师生互动中微课的应用
初中数学使用微课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差,对此教师在使用微课教学时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在微课的选择方面,教师让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并且讲述自己想要理解某方面的知识,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微课内容的选择。其次,学生在课后使用微课进行知识点巩固时,要将自己复习时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到课堂中询问教师。或者教师与学生在微课平台上进行互动,学生提问教师相关内容,教师为学生解答。最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互动。教师要充分的理解自己选择的微课内容,根据微课中出现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使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保持有效的互动,如在一次函数的教学中学生会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在微课的选择时可以选择角度不同的微课内容,并且让学生讲述看完微课后自己对一次函数的理解,函数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在表述错误后教师及时的纠正学生,从而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总结: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微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将教学中的各项环节有效的落实,但目前微课教学中教师微课的内容选择不适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微课选择的内容单一,所以教师在微课的选择时要尊重学生的意向,多角度的选择微课内容,利用平台、社交软件等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提高微课的使用效率。
(甘肃省2020年课题《“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1]顾夏夏.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 000(014):P.32-33.
[2]陈学. 浅谈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速读(上旬), 2018, 000(005):58.
[3]赖志付. 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 2(0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