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创泽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青塘镇榃甫小学,广西钦州535000
【摘要】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学科建设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发展文学的黄金时期,儿童语文学习对学生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对培养学生谦虚的个性、优雅的气质,促进高情商学生的形成,因此,小学语文课本在教学中对学生起着重要的责任,起着关键的作用。语文教学以读写为主,在语文学习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关键词】阅读教学背景;小学语文;策略探究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汉语不仅是一门单词识别和句子识别的课程,而且是培养学生高情商和鉴赏分析能力的训练基地。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在保证学生阅读量充足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帮助学生学会写作,实现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双重提高。
一、提高教师能力,改善教学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终身发展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清楚指出:「提高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及提高阅读质素,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少做作业,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完整本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反复阅读”课外阅读是开启语文教学的另一把金钥匙,千万不要让这把金钥匙留在角落里。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出现了错误,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开。这种教学方法严重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打破了学生的连贯思维,不利于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干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提高自身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将语文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对方,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如教师可在进行《林则徐》一课的讲解时,让学生推荐自己作为民族英雄,让学生说出尊重的理由,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前就会阅读课外书籍,并且语言组织能力能够总结和阅读思维与语言写作的完美结合,在阅读的背景下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这种外部教学,教师还应注意自身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读书,多做总结。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对外学习和交流活动,经常与语文教学领域的知名教师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丰富他们的精神境界。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笔墨只有在脚步的测量中才能发挥作用,在教学中培养优雅的品格和学者气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促进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学习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素材积累
语文教学因其实践性和逻辑性的特点,更多地依赖于教学方法,更多地与教学方法相联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以促进教学的实施。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促进阅读和写作的意识,使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充分理解写作,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平衡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实现双重发展。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爱读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中国古代经典名著和《追风筝的人》《老人与海》《简·爱》这些优秀的外文经典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帮助他们在阅读中思考,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如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描述书中的风景诗和片段的欣赏和参考,今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要引用,为自己的作文,提高作文质量,增加可读性。
三、教学贴近生活,拓展思维宽度
教学应该与生活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正视生活,积累生活阐释材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出去玩,使学生在自然风景中感到兴奋,激发精神感。老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引导他们背诵关于春天景色的古诗。如唐代诗人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又如唐代刘禹锡的“不知细叶谁裁二月春风似剪刀”,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多思考,充分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在生活的积累中会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开展知识的学习和扎实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出,
三、开展活动,促其“益”读
在阅读过程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提高阅读水平,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积极性,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逐步推动课外阅读。
1、选段展览。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我们班都会对活动进行摘要评估。选择要求以数量和质量为标准,选择最佳的选段进行展示。表扬优秀学生,给予肯定,提出希望学生做得不好,并给予指导,增强他们良好的阅读记录的目的性、自觉性,以认真的态度完成每一份阅读记录,提高阅读积累的有效性。
2、召开讲故事会议,对优秀作品表示感谢。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发展,故事王的评价活动,让同学们在课外阅读精彩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交流报告。优秀作品欣赏会是通过阅读反思和朗诵优秀诗歌,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欣赏能力。
3、剧本表演。如我班师生共读了《轮子上的麦小麦》这本心灵成长小说,组织学生进行“我演故事”活动。我让各小组选择感受最深的片段,自行分配角色。活动中,表演者认真投入,观看者兴趣盎然,被深深吸引,禁不住流下热泪。
4、每天听训练5-10分钟,时间安排在上课前10分钟或下午阅读前,让学生轮流动力,在业余时间交流阅读语言材料,做大家庭或一个新闻,或一件事情,或背一首诗,或一个好字的爱好者,变得枯燥乏味,喜欢阅读和写作,学生的兴趣,眼睛打开,语感。
5、组织学生制作读书卡、手抄报。通过范例引路,指导学生定期将自己阅读中发现的优美文段编成“小报”,图文并茂。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会爱上读书,而且会爱读好书。每个学期,我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和本班学生的阅读情况,定期指导学生编制有主题的手抄报,如《环保报》、《庆六一》、《乘上诗歌的翅膀》、《名著点击》等,这样学生便有了明确的阅读目标,有针对性又便于指导。
6、让学生写一封推荐信”我喜欢这本书,并推荐给你”。我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解释,为什么他们推荐某样东西,或者为什么他们喜欢它。运用阅读课示范,根据举手“回应阅读”号码,选出最佳推荐稿。通过一系列的示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课外阅读的乐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结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汉语的塔不是一砖一瓦建起来的,没有积累,没有学生的汉语基础,没有丰富的汉语文化。我们的语文教育要赶上时代,我们必须超越课堂,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领域。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阅读实践有一个客观地评价,并能及时调整指导方法。只有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才能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玉霞.浅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2020(43).
[2]韦联伟.浅谈小学语文中年级开展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小学版),2019,000(00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