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本土常见植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 万静萍
[导读]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近年来我国课程研究者从西文教育文献中引进的新名词

        万静萍  
        景东彝族自治县民族小学   

        【摘要】“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近年来我国课程研究者从西文教育文献中引进的新名词。校本课程可简单地解释为以校为本、以学生需求、兴趣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力军、以学校资源及本土资源为载体的课程。
        【关键词】 本土   常见植物   校本课程
        【引言】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孩子们对传统小玩意都知之甚少,因为生活条件好了,想玩玩具只要出点钱什么玩具都可以买到,甚至更多的孩子已经被手机和电脑的游戏占用了课外生活。如何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和激发他们对传统小玩意的兴趣是本课题研究的初衷?也是我们课堂教育教学的课外有益补充。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它需要课程规划的总体思路的概略性描述,它需要有一种理性、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它需要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以及把握社会发展需要。
一、调查了解师生情况,为校本开发做准备
        由于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好多传统的生活习俗已经渐渐的淡出人们生活圈,好多植物中的有用部分也不能被更多的人认识,推广和使用。在做如何利用本土常见植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只有充分了解好师生对常见植物的认识,以及他们对这些利用植物的各部分改善生活,传承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到动脑动手的乐趣,提高生活的情趣,普及一下本土命中的生活常识,能让我们在利用好本土常见植物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倡导生态文明的生活理念。
        在问卷制作中要充分体现倡导的理念,在问卷调查中要如实做好数据的采集分析,让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探索植根与师生的需求。广泛开展劳动教育,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拓宽新的思路。
二、认识本土常见植物,为探索开发做铺垫
   景东系傣语转音,意为坝子城。它同时拥有哀牢山、无量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确认为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带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综合体,在不到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上保留了占全国三分之一的物种,堪称"天然物种基因库"。景东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植物种类众多,还有众多高等植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云南红豆杉、蓖齿苏铁、野银杏、长蕊木兰、中华桫椤5种。各种各样的植物遍布山川平地,为利用本土常见植物的认识提供便利,为我们利用本土常见植物的各部分来做一些探索提供便利。
三、认识本土植物,为探索做有益补充
        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在本土常见植物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不同季节,不同需要,不同植物的六大器官也被人们充分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结合科学课本上对植物的认识,知道植物的六大营养器官是根、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对照景东本土常见的植物认识六大器官,并能叫出这些植物的名称。通过认识本土常见植物,能很快识别本土常见植物。结合课本知识,知道植物六大器官的作用:根,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和水分,来供生长的需求,且有合成能力,制造些有机物质。茎,运输无机盐,水分和有机物质至植物的各个部分。叶,进行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花,繁殖后代。果,保护种子。种子,生长成植株。


        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就是课外实践,学以致用,才能让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让书本学习与课外学习 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相为补充,让知识的学习变得有趣和有用。
四、利用本土常见植物,拓宽新场地和新思路
..      校本课程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所实施的全部课程,既包括学校所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包括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而狭义的校本课程专指校本课程,即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目前,人们习惯上将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称之为校本课程,以区别广义的学校课程。利用本土常见植物进行校本课程探索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虽然利用本土常见植物进行校本课程探索校本课程尽管是以本土为本,以校为本的,但从根本上说,它也是而且必须是在国家宏观课程政策和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内进行的,要与国家的育方针、教育目标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确保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实现。因此,校本课程可以是国家课程的改造与创新,比如我们结合本土植物资源充足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科学实践课程,以本土常见植物的六大器官的利用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第二,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不仅有利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也有利于其专业的发展。如前所述,国家课程注重的是普适性,很难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无法照顾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即使地方课程也难以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而利用本土常见植物进行校本课程探索是以校为开发单位和实施单位的,可以更好地了解师生的不同需要,考虑师生的个别差异。扬长避短,各展所长,各取所需,更好地体现教育的人文性和服务性,让教育教学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       
         【结束语】当前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成为一个不断改革,促进其成员持续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组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要成为课程与教学的领导者,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掌握国家课程政策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现实需要基础上参与课程改革。这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实现教师持续性的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利用本土常见植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以学生需求、兴趣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力军、以学校资源及本土资源为载体的课程,它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特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师生能把学习和留心生活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张雪梅等. 特色校本课程开发范例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3年 6月.
         [2]熊梅.     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  教育教学出版社,     2019年9月1日.
         [3]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行动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1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