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模式创新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杜红豆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生物课堂也要积极寻求自身的变革

        杜红豆
        乌鲁木齐市外国语学校第十二中学      83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生物课堂也要积极寻求自身的变革,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就目前来看,高中生物课堂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教学的开展,以及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给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策略,希望有助于高中生物课堂模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模式;创新路径;核心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变革,高中生物教学的重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移,将重心彻底的放在了学生生物能力的培养上。为此,我们需要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学生进行课堂模式的创新。笔者任高中生物教师多年,对于当前高中生物课堂存在的问题有着一些认知,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对课堂模式的创新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也算是有了一些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归纳如下。
        一、高中生物课堂存在的问题
        1.缺乏互动性
        师生互动,意味着课堂氛围的良好,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意味着教师注重通过对话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而不是灌输式的教学。但在目前的高生物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是比较少的,学生多数时间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
        2.忽略实践性
        实验是生物学科教学最离不开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生物领域中,生物学家一般都是先对一些现象得出理论假设,再借助于设计实验来论证自己的假设,最终得出生物现象的本质与规律。所以,要实现高中生物知识的有效学习,无疑要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生物实验结合起来。不过,现今很多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缺乏实操,有些教师闲麻烦,以多媒体演示代替亲自实验。致使实验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学生对实验本身的体验也几乎为零。
        3.轻视探究性
        探究性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究问题,在这一过程当中实现对知识的探究与掌握。不过,很多高中生物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运用并不到位,不是探究的问题没有价值,就是探究的引导把握的不够,亦或者是探究的形式出了问题。
        二、高中生物课堂模式的创新途径
        1.推行互动式教学
        教学活动本就是需要师生双方都密切参与的事情,只有一方的参与,教学活动所能取得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统一,课堂中不仅要有教师的讲述与引导,还要有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互动”的方式,使互动更加高效,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最终促进知识的生成。


        比如,在“分离定律”第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借助于多媒体实现课堂互动的优化,首先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展示豌豆花是如何传粉的,以及豌豆花的结构。借助于多媒体这一介质,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就多媒体上所呈现的内容,一起探讨自交、杂交、人工杂交等基本概念,使学生在交流中实现概念的理解。接着,我们可以展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让学生结成小组,对实验进行交流,从而发现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得出结论。如此一来,借助多媒体使很多问题得到了清晰具体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讲述,促进了课堂的互动。
        2.加强实验教学
        高中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多知识难点借助于生物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因此,高中生物课堂有必要加强实验教学,该做的实验必须要让学生做,让实验为知识服务,为学生服务,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以构建物理模型为例:
        比如,在讲解“减数分裂”时,我们不妨借助4根电线来制作物理模型进行减数分裂的讲解:在每一根电线里都有2股小电线,以此代表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同等长度不同颜色代表一对同源染色体,两种不同的长度代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第一个纺锤体的两极应分别放置大小一定不同、颜色可以相同或不同的两条染色体,代表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如此,将抽象性的知识通过直观可视的物体进行展现,大大促进了学生的理解。
         3.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当前最火热的一种学习方式,尤其在高中学科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课堂中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当然,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学生的自我探究学习,还是小组探究学习都少不了教师的指导。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探究学习中的问题,予以纠正,使学生探究保持正确的方向。
        例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教学,笔者就开展了探究性学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首先笔者和全体学生探讨了一个问题: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谁充当半透膜?谁提供浓度差?很多学生在思考一番之后,都给出了自己的假设:有的学生认为“细胞膜充当半透膜,细胞溶胶与外界溶液构成浓度差”,有的人则认为“液泡膜与细胞膜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半透膜,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构成浓度差”。笔者将具有同样观点的学生结成一个小组,让他们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以佐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一探究性任务的布置,学生们都积极投入到了探究性学习当中,积极思考、讨论、修订,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课堂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正视时代的发展,从学生发出,寻求高中生物课堂模式的创新,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永新.浅谈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J].考试与评价,2017,(10):263.
        [2]张伟.例谈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生物学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学,2016,(4):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