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新疆昌吉市第三中学 831100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民众获取消息、异地通讯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网络上以及生活中的犯罪类型也在逐年增加。学生作为尚未步入社会的群体,其自身对于危险现象的辨别能力不足,对于外在诱惑的抵抗能力,也容易被当前形形色色的潜在诱惑所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每个人的安全防护能力,保护其自身发展,要积极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无限状态
引言:道德与法治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每个人的法律意识与思想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学生对于形形色色的外在诱惑不具有较高的辨别能力,对于未知事物存在探索心理,因此必须要开设相关课程,积极引导每个人能够健康发展。但在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授课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只依靠课本、受教育主体课堂兴趣不高等问题。只有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才能真正有所改进,提升授课的质量水平。
一、当前实践中存在的漏洞
(一)教材与实践相脱节
在当前实践的授课过程中,仍然有部分教师保持传统的授课理念,将书本知识作为传授的重点,忽略了教材与实践生活的结合。一方面,由于老师只注重书本知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缺少生活事例,在上课结束后学生也无法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融合。导致受教育主体即使理解了专业知识,也无法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更无法提升每个人的安全防护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说,德育教育属于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如果教师无法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更难以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水平。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提升每个人素质的重要教学过程,老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授课方法,才能更好的促进新时代下教育与受教育主体之间的连接。教师如果仍然保留传统的授课方式,难以推动素质教育更好落实。
(二)没有认识到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每个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与学习能力的不同,其各自的个性特点以及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各有差异,只有认识到每个人之间的差异性,才能够更好地落实德育课程的实际效率。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主要是帮助每个初中生认识到青春期的不同反应,帮助每个人都能够更好地处理青春期中的内心矛盾。每个主体之间都具有差异性,这需要教师开展不同种类的行为真正帮助受教育主体健康成长。但在实践中,老师主要是通过召开班会、课堂授课的方式为学生传达相关内容,难以走进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帮助其处理内心困惑。
(三)没有认识课程的本质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导致在实践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此课程是纠正每个人的不良思想与实际行为,因而在实际上没有将课程的价值与真正意义发挥出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本质,是提升每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相应的法律意识,帮助其能够健康成长。一旦忽视了课程的核心意义,在实践中也就不能发挥课程的最大价值。
二、让道德与法治课程从有限走向无限的相关方法
(一)书本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
仅仅让每个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是不足够的,开展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每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只有在课程中不断引导每个人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生活更好地结合,才能将专业知识发挥最大价值。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本中,有一章节主要描述我国水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针对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生动形象的描绘出当前我国水资源的短缺情况,利用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方法真实展现实际情况。既可以帮助每个人真正理解书本上的专业知识,也能唤醒每个受教育主体的学习热情。在授课结束后,老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节约水资源的实践小作业,让每个人认识到,从点滴小事入手,也可以将专业知识落实到实处。
(二)认识到每个主体之间的差异性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之间都各有差异,教师不仅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样应该认识到受教育主体之间的差异性,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水平。在讲述《道德与法治》中有关青春期的内容、帮助七年级学生理解青春期内心烦恼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采取相应措施,积极疏导每个人的内心矛盾。对于一些较为外向、善于交流的同学,教师可以通过召开一对一座谈会的方法,了解这类同学的内心世界,帮助其解决相关的困惑。对于一些较为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老师在课堂上可以为每个人发放小卡片,引导其将自身的内心矛盾写在小卡片上,通过文字表达的方式抒发这类同学的内心矛盾。青春期是每个人的内心敏感阶段,同样也是每个人的重要成长阶段,如果处理不好青春期中的内心矛盾,会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造成重大的消极影响。教师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疏导,真正帮助每个人能够健康成长。
结束语:
帮助道德与法治教学从有限走向无限,是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方法。针对当前授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老师可以通过引导每个人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利用不同方式走进每个人的内心世界等方式,真正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提高每个人的思想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流光.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探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8):62.
[2]刘莹. 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