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  王霞
[导读] 与其他一些学科相比较,科学教学具有着较强的独特性

        王霞
        济南市章丘区高官寨中心小学    250209
        摘要:与其他一些学科相比较,科学教学具有着较强的独特性,其中包含着非常多的实验和概念,假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一味地采用一些传统的模式和手段,不仅会耗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很难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成效。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不断地促使现代教育技术和科学教学的完美结合,借助这样的方式来深化学生的体验感,突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境和难点,为教学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科学;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教师在传授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去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而言,光是学会知识还不够,应该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从而更好的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增强学生感悟
        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在科学教学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一些新型的资源也得到了不断渗透[1]。比如多媒体、计算机、教育软件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教学的开展开辟出了新天地。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地进行现代技术和科学教学的融合,就能使教学变得更加与时俱进,并使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有助于学生互相的学习和交流,使学生更好地感悟知识,深化学习体验,使学生本身的知识领域得到真正的拓展,使学生能更好地探索科学知识、向往科技知识,使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性的增强。
        (二)丰富教学内容
        在社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科技也在持续进步,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得到了提高和创新[2]。在现阶段,教师也应构建完善的课堂方案,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时代气息更加浓郁、更加丰富多彩,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效用。而通过小学科学教学和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就能达到这一点,使教学课堂更加丰富而完美,拓展教学内容,突破课本的限制,使新课改的要求得到真正落实。
二、小学科学课堂中现存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人,在教学认识和教学方法中存在问题。其一,教学认识。在现行教育阶段中,小学科学教师基本上由其他科目的任课教师来担当。教师自身首先对科学的认识性不够,同时也不能够重视科学的重要性,反而将其认作“副科”,相对于科学,更加注重自己所任课的主要科目,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科学学科的教育。其二,教学方法。由于教师对科学的认识不足,故而其在具体教学中基本上采用机械的灌输教学,教师将课堂变作自己的“一言堂”,对学生实施填鸭式的教学,并不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往往不能高效地获得知识,而是通过死记硬背来通过科学考试。
        (二)课堂纪律松懈
        教师和学生对科学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也表现在了课堂纪律之上。很多学生将科学课堂当作放松课。教师在讲台上枯燥地念书,而学生则在下面睡觉、看闲书、开小差、相互小声聊天等。这就导致了科学课堂的纪律无比的松懈,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另外,这样的课堂纪律也使得实验课无法顺利有效的开展,严重甚至还会产生一些安全问题,这就使得学校虽然开设科学实验课但却无法获得其想要的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引入多媒体,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一些内容会比较抽象,使小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比较困难,导致课堂止步不前,很难得到理想中的教学成效。因此,根据这一点,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就可以将多媒体融入其中,通过多媒体这一技术的运用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刺激,在学生本身的能力和思维之间构建起桥梁,使学生更好地感知知识,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使课堂内容减少无序性和乏味性,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巧用多媒体器材,创设相关情境
        对于课本上有些难以操作的实验和学生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来为学生直观地展示相关画面内容,帮助学生去理解记忆。同时,为了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教师也可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班级的参与度。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学生实践操作方面的不足,同时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较强的阶段,多媒体播放相关实验内容可以减少科学实验的危险性,令学生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状态,又弥补只有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
        (三)借助计算机网络,记录探究过程
        在科学课程当中,探究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本身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生成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在开展部分探究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地借助现代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可以引入计算机网络,利用存取功能来对学生的实际探究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在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探究数据的获取,来在大屏幕上进行展示,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灵活的运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渐增强。例如,在讲解“种子发芽”的相关内容过程中,由于发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观察的到,假如借助纸质的方式来对实验的现象和过程进行记录,很难使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保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借助网络微博,来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让学生以定期的方式将观察结果发布到微博当中,这样教师只需要打开软件就能观察到学生整个操作步骤、实验过程、现象结果,为教师的分析和解释提供便利。在这样的模式下,可以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空间,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达到一个一举数得的最佳成效。
        (四)通过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明确实验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科学课本中的很多内容,仅仅借助教师的讲解和实验演示是达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的。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明确实验内容,优化实验教学。如果不及时的通过多媒体教学引导和演示,仅凭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很难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发展的。而多媒体教育的运用给与科学实验教学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可以在熟悉的教学场景中感受实验教学的魅力。同时多媒体教学进一步优化了学科知识的难易程度,使得那些抽象化的概念转变成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实验场景,能够准确、长时间的保留在学生的脑海中。通过一系列更加代表性和突出性的教学案例和实验演示,为学生今后的科学实验操作提供了最有效的参考,从而使得科学实验显得不是那么难,学生实验教学也渐渐产生兴趣,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也会更上一个台阶。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技术是一门新兴艺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能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能大大地增强课堂的有趣性、丰富性、创新性,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不断的增强。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秉持着适当的原则,应做到趋利避害,充分地展现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服务性,使得理想中的教学成效真正地达到预期。
参考文献
[1]周万年.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教育,2020(34):109-110.
[2]李国彪.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J].学周刊,2020(33):21-22.
[3]宿奎涛.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7):4-5.
[4]郑赟.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智力,2020(11):19-20.
[5]林欢欢.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