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中心对称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张淑瑛
[导读] 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应加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

        张淑瑛

        攀枝花市二十五中小阳光外国语学校
        摘要: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应加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我们要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我设计了本堂课。下面将从六个方面对该堂课的教案设计进行说明,其中包括:(1)内容和内容解析;(2)目标和目标解析;(3)教学过程设计;(4)目标检测设计。
        关键字:中心对称、教学设计、学生、主体、展示。
(1)内容与内容解析:对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中心对称在华东师范大学版教材的七年级下册第10章第4课时。中心对称的学习让学生很好的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更能培养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对称之美,对称也是学习初中数学常用的思想方法。
        (2)目标和目标解析:学生知道中心对称的概念,会画中心对称图形,类比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关系,知道中心对称的性质。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难点是作中心对称图形。
        (3)教学过程设计:从生活中发现特殊的一种变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设计一个魔术引入,魔术中出现扑克牌当中的红桃5、黑桃7、方片2、梅花Q,魔术师让大家闭上眼睛在睁开眼睛,请同学们猜测魔术师将哪些牌旋转了180°?带着这个我们想要揭秘的魔术,进入今天的学习中心对称。
        首先出示学习目标,知道中心对称的概念,会画中心对称图形,类比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关系,知道中心对称的性质。本节课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难点是作中心对称图形。带着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进入今天的学习。
        由旋转对称开始,旋转对称是一个图形是绕着中心旋转一定角度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例1出示:线段、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八边形、圆形,请观察下列图形,求出它旋转多少度能与自己重合,旋转角度小于360度,采用平板截图发题给学生学生在平板上进行作答,再提交试卷在提交的试卷当中,查看部分学生的结论,由教师进行摇一摇,选择一个学生的答案大家来辨析,其中会发现平行四边形、线段、正六边形、圆形绕着中心旋转180度,能与自身重合。像这种旋转180度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就称为中心对称图形。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中心对称的定义:一个图形绕着中心旋转180度 ,能与自身重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叫做对称中心。
接下来进行中心对称概念的辨析,练习一:等腰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中,哪些是中心对称。

同学进一步巩固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下面就到揭秘魔术的时间,再次回到课题的引入几张扑克,将哪些牌进行的旋转,请同学回答,其中方片2和梅花Q是进行的旋转的,因为只有它们是中心对称图形,再一次以这个活动来巩固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接下来引入一个视频中心对称定义以及中心对称图形的辨析题,学生观看视频再次巩固中心对称的定义和辨析方法。   
        学生小对子相互检查,预习完成的作图题:第一个作出点A关于O点的对称图形,第二个作出线段A 绕着点O旋转180度的旋转对称图形,第三个作出三角形ABC绕着点O旋转180度后的旋转对称图形。用这三个作图题为例,由此教师板书成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如果他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1.连接图形一个顶点与对称中心的线段; 2.将连线段延长取等长; 3.画出每一个顶点的对称点; 4.将对称后的顶点顺次连接起来。有了以上方法,接下来让学生画出一个三角形绕着三角形外一点旋转180度的对称图形,画出三角形绕着边上某一点旋转180度的对称图形,绕着三角形内部一点旋转180度的对称图形。以此攻克本节课难点。
    有了以上的定义,学生小组完成(1):已知△ABC和△DEF已知它们是中心对称图形,求他们的对称中心,并上台展示,总结方法:连接对应点的连线会交于一点,这个交点就是对称中心。小组合作完成(2):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吗?正多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吗?教师出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正十五边形以及正二十边,学生以图为例,分别得出结论:所有的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边数为偶数的正多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接下来由学生独立总结中心对称、轴对称、旋转对称的区别与联系,通多媒体展示学生的结论:中心对称是绕着一个点旋转180度,轴对称是绕着一条线翻转180度,旋转对称是绕着一个点旋转一定角度。他们的相同点都是旋转后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接下来请小对子相互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重要知识点,并请一组小队子展示,其他同学补充,进行课堂小结。
        最后有平板作业发布当堂检测,学生在平板上进行作答,解答题由学生写在本子上,再拍题提交拍照片。提交后老师进行现场批改,以获得本堂课的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4)目标检测设计:本节课采用了平板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现场录课的形式。平板教学可以现场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布置的题目包含选择、填空、画图等题型,题目难度层层递进,让不同层度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运用了网络下载视频进行新知识点的讲解与辨析,多媒体展台,可以直观的发现学生的错误,并由学生共同找出同学的错误,及时进行订正有助于知识点的掌握。这样的信息化教学,提高了课堂容量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经过检测本堂课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相应的收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