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 汪谦益 詹蓓
[导读] 阅读一直以来都受到英语教育和研究人员的重视,

        汪谦益  詹蓓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省 芜湖市 241002
        摘要:阅读一直以来都受到英语教育和研究人员的重视,而阅读圈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将小组合作与个人锻炼相结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试图探讨阅读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Abstract:?Reading has always been valued by English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The reading circle, as a new teaching method, combines group cooperation with Individual training 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position of students.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reading circle i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literacy, especially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speculative ability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

        关键词:阅读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Key?words:?reading?circle;?senior?high?school;?reading?teaching

一、引言
        阅读是语言学习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听、说、写几乎都以读为基础。学习语言最终是为了运用、与人交往,为终身发展服务。在我国长期的英语教学中,阅读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求学生能抓住语篇中的关键概念和细节,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形的逻辑关系,批判性地审视语篇内容等(教育部,2017)。语言阅读任务也常常要求我们综合、解释、评价并有选择性地使用文本中的信息。然而现在的高中生比较浮躁,看到长篇文章难有读下去的动力,课外阅读量也远远不够,给英语阅读和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阻力。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学习者应该不断使用和开发他们的阅读相关技能,提高学习兴趣,而“阅读圈”(reading circle)就是促进这一过程的有效途径。

二、阅读圈简介
        阅读圈的概念源自西方的“文学圈”。它将学生分为数个4-6人的小组,同组选择相同的阅读材料,小组内成员进行角色分工完成不同的任务;接着各小组集中讨论交流,最后进行总结和评价。该活动基本涉及下列角色:阅读组长(discussion leader)、总结概括者(summarizer)、文化连接者(culture collector)、生活联结者(connector)、单词大师(word master)、篇章解读者(passage person)。由于不同阅读水平和特点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该活动中来,阅读圈在课堂教学中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它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达到更优的学习效果。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仅扮演辅助、观察者的角色,要鼓励学生勤思考,学会研究并解决其间的问题。而当阅读圈完全由学生自己领导时,它会成为更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三、阅读圈的作用
        阅读圈在教学中能发挥独特且深刻的作用,合理开展相关活动可以提升高中生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促进他们互相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总体而言,阅读圈由多人共同完成最终的任务目标,可以被视为一种合作互惠活动。“通过设置各种角色和讨论,学生会对他们的小组和个人学习产生责任感”(Scott,1994),因为小组中每个成员负责的重心不同,他们会仔细斟酌自己总结的内容、表达的方式,共同为小组成果努力。
        阅读圈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更加懂得分享与倾听。参与其中的成员个体无疑会有差异,他们之间存在很多互相学习的空间,可以取长补短。集中讨论是一个实时互动的环节,产生不同观点是正常现象,如遇到问题则需要共同解决。每个人都应该在他人讲述时注意聆听,保持成员间的良好沟通;同伴互助也是必要的,如相互间的发言补充,线索提供等。学生应不断使自身成为更好的学习者、合作者,从而营造一种对集体都有利的学习氛围。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学生的阅读素养主要包括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传统的阅读教学常常过于重视对单个词、句的推敲,事实上,这些只属于低层次的信息处理。通过阅读圈的一系列活动,学生能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获得更多的社会文化知识,不断探索阅读中的技巧与策略,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注意力对于行为控制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Schmidt,2001),它也是影响阅读习惯的重要因素。当代学习压力大,课堂任务繁重,高中生的注意力很容易不集中。而阅读圈比较迎合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实现更加有效的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还能进行自我评估,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更增添了将阅读圈引入课堂的意义。

(三)培养思辨能力
        阅读圈活动可以训练学生解释、分析、综合的能力,即思辨能力的重要体现。不论是篇章分析还是背景解读,都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他们不是被动接受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自主地思考,推动讨论的进程。包括那些平时容易被忽略的学生都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表现自己,逐渐取得进步。
        阅读圈也为发现和探讨问题提供了平台。围绕文本进行对话,并非关注传统的问题和答案,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有利的新体验。很多情况下,由于个人的立场、经历大不相同,他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产生分歧。一般来说这些问题都没有固定的答案,而学生在讨论中可以拓宽眼界,做出自己的评判。此外,由于活动中的讨论和交流是动态的,话题可能仅源自某个成员的一句话,他们的思维能得到极大的锻炼。

四、阅读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面对阅读圈的诸多益处,如何将它合理运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教师应在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或了解文章大意后进行分组,既可以依据他们的学习水平,也可以依据兴趣或性格特点,利于之后开展更深入的阅读活动。接下来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的部分为例说明阅读圈中几个角色的活动情况。

(一)阅读组长
组长是阅读圈活动中的核心角色,负责针对材料进行提问,维持组内的讨论过程,往往需要对阅读内容有更全面的理解。在阅读阶段,组长应该准备适当并多样化的问题。对于Unit 1 中“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这篇文章,需要考虑的问题除了内容层面上的,也要有开放思维类的,如下示例。
表格 1  Notes of Discussion Leader
Opening question    From the title 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get?
Essential questions    When and where was the boy missing?
What caused the boy's sudden disappearance?
    Do you think aliens come to Earth and what really happened to Justin Foster?
Sequence for discussion    discussion leader → summarizer → culture collector → connector → word master → passage person → leader
Expectations    Focus on questions related to main topic. Make everyone active.
Attentions    possible viewpoints; the process of discussion
组长还应了解各个成员的任务,对讨论中的变数做出一定的预测,比如组员可能提出的观点、避免发言混乱等。在组织讨论阶段,首先可以开启简易并能引发互动的话题,然后层层深入,适时地提出先前准备的问题,相互交流。问题讨论完毕后应询问其他成员是否有补充,再引导他们依次进行角色陈述。组长需要认真听取小组成员的发言,且尽量确保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控制讨论的进程,在讨论尾声要做相应的小结。思维和沟通能力好的学生比较适合这个角色;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如何开启讨论和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

(二)总结概括者
该角色负责简要地总结所读内容并在之后的环节分享给组员。在个人阅读阶段,总结概括者就应努力抓住文章主题,理清条理。以Unit2中的“An adventure in Africa”为例,这是一封写给朋友的信,关于Toby和他哥哥的旅行计划,主要包括他们在非洲的旅行路线及一些冒险活动。在小组讨论阶段,他们应能通过自己的表达将文章大体内容讲述给其他人,有想法的学生还可以绘制出简单的图示辅助理解。总结者可以在叙述时就其中的情节、地点、人物态度、旅行方式等对同伴进行提问,使他们回忆起更多信息,同时增添了趣味性。通过总结环节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提炼与概括的能力,在集体讨论中可能还会发现一些被总结者遗漏的要点。由于在本文中,旅行的路线对文章脉络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以带领大家做出一张时间表。
图 1

        (三)文化连接者
        文化连接者负责对文本、历史、文化建立起联系,从阅读材料中寻找某些与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相呼应之处,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An adventure in Africa”中也涉及了不少文化因素,文化连接者在准备阶段就可以准备相关问题,如“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geography and customs in Africa?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hara Desert and the River Nile?”。这些信息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是不熟悉的,而语境和背景知识对阅读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该角色就需要通过搜集到的资料加以发挥,例如描绘山脉和河流的形状,分享一些体现非洲地区民情的图片等,激发组员对这些话题的兴趣。
除了发掘文中的文化信息点,文化连接者还可以列出图表比较中西方的异同,提出一些有趣或值得探讨的问题供成员互动,如“Will this cultural phenomenon occur in China?”,使看似无味的语言知识点鲜活起来。通过这种活动的积累,学生能意识到大部分语篇都是基于文化背景的,同时不断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激发延展阅读的兴趣。做好这个角色有不小的难度,因为学生在阅读中常常更关注于文字本身,很少去挖掘他们背后的内容。                               图 2      
        
        (四)生活联结者
        生活联结者负责发掘阅读材料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地方。高中课本总体贴合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范畴,也许他们身边就有与材料内容类似的故事,或是能联想到共识性的问题。如对于“An adventure in Africa”一文该角色可以准备“Do you like traveling?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milar places?”这样的问题展开互动。生活中有人喜爱旅行而有些人对它避之不及,小组成员的回答也一定各有千秋;他们的对话就像是构思作文,能起到训练思维的效果。联结者还可由文中具体的细节表达延至“家庭关系、朋友间的通讯交流”等。这些是更为实际的话题,几乎每个人都有话可说,在一定程度上能训练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发表个人感想和见解,也有利于成员间的积极交流。对于“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这样的篇章则需要更多的联想,比如讨论大家是否也经历过匪夷所思的事件。同伴交流完毕之后,生活联结者可以综合出比较全面的观点,回归课文,升华主题。
图 3

        (五)单词大师
        该角色负责找寻并解释阅读材料中难以理解或重要的单词,帮助学生积累词句,体会词汇学习的乐趣。如在“An adventure in Africa”中,学生会遇到生词,如shade,defence, 也会遇到认识的词但不是熟知的意思,如scare,还有重复出现的词句也值得引起注意。单词大师需要在小组讨论前提炼出这些单词,并标记好他们在文中的释义及其他拓展用法,包括但不限于多重词性、近反义词、派生词和相应的例句。学生可以完成类似如下展示的图表:
图 4
在小组讨论阶段,单词大师应将整理的词汇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组员,并分享这样选择的理由,同时欢迎他们补充信息或提出其他值得探讨的词。通过词汇突破环节,可以激发学生搜集和使用词汇的积极性,促进对文章内容和语法结构的学习,加以运用还能在今后的语言表达中发挥作用。

(六)篇章解读者
该角色负责提炼出阅读材料中表达出色或具有重要意义的段落和句子。以“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为例,“Police in America have stepped up their search for a fifteen-year-old boy who went missing two days ago in Dover, New Hampshire”就有很多可解说之处。作为文章的首句,它表明了人物、时间、地点,同时凸显了该单元需要重点把握的现在完成时,“go”作为系动词的用法也不得不提。再如“Sometimes people make up such amazing stories”一句,既像对前文的总结又像是一种为了衬托主题的艺术表现手法,颇有品鉴的价值。篇章解读者还可以简要总结出新闻文体的特点,与其他成员分享交流。

图 5

        在整个阅读和讨论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对于那些不易理解的文本主题,可以提供能使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或给小组里的角色分配提出建议。如果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适时地进行引导,提示一些解决疑难的思路和策略,有助于他们更积极地投入阅读活动,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遇到繁杂的语言知识点,教师可以辅之一定的讲解,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
        此外,学生需要对自己和其他成员的阅读过程、任务完成度和讨论展示情况进行评价,这能激发他们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评价表可以包括“concentrate on reading, share ideas to others, give response to questions, assist group when needed”之类的内容。教师也要做好观察和评价,主要依据阅读笔记和讨论时的表现,结合学生的自评与互评,避免因为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而得出片面的结论。

五、结语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需要来自教师和课程本身的有效支持。阅读圈作为一种新型的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能力,为高中英语课堂注入活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理解并将阅读圈运用到教学中的同时,不能拘泥于形式,应灵活处理阅读进程中的事件,才能使之发挥应有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Grabe, W. Read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Mov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 Pearson, C. Acting Up or Acting Out? Unlocking Children's Talk in Literature Circles[J]. Literacy , 2010(1): 3-11.
[3] Schmidt, R. Attention. In P. Robinson (Ed.), 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4] Scott, J, E. Literature circles in the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Developing reading, responding, and responsibility[J]. Middle School Journal, 1994(2): 37-41.
[5] 李梦茹, 李怡然, 翟书娟. “阅读圈”模式下英语人文阅读课自主学习活动的设置与开展[J]. 英语广场, 2017(11): 62-64.
[6] 彭家晔. 小学英语泛读教学中的“阅读圈”策略[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8(2): 197-203.
[7] 钱佳. 例谈阅读圈活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苹果树》 《老人与海》节选的教学为例[J]. 英语教师, 2018(19): 132-13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作者信息:
        汪谦益(1996- ),女,汉族,安徽铜陵人,安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外语)方向在读研究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