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 刘振明
[导读] 随着初小学课程的不断改革,创新能力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刘振明
        山东省寿光市古城街道古城中心小学,262700
        摘要:随着初小学课程的不断改革,创新能力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来说,与其他学科存在有很大的差异性。通过学生掌握丰富的道德与法制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分析了现阶段该门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创新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帮助学生能够分辨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并且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解决问题。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思想未能够及时更新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依然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还没能够从传统教育理念中解放出来,这样就会在课堂教学中延续传统的教学理念。由于教师比较注重考试成绩,这样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他们课程的过程中,无法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法律意识未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1]。不仅如此,在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对学生的素质未能够进行重点提升,师生之间交流比较缺乏,教师没能够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堂氛围比较枯燥,多数学生在内心中也未能够重视这门课程,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无法形成良好的品德,也无法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实践活动比较缺失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讲解道德与法制知识之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获得良好体验,这样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教学现状来看,在实践活动开展方面并不理想,不少教师仅从理论角度进行教学,未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之后,无法将其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有些教师直接忽略了实践活动,未能够为学生提供时间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道德与法制知识的内化效果,整体教学效率也不够理想。除此之外,由于实践活动能够落到实处,学生即使掌握了相应的道德与法制知识也无法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

        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教师需要在教学理念进行更新。作为该门课程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该门课程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及技术等等,使得师生之间能够积极沟通,全面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指导,让师生关系能够更加融洽。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之前,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这样能够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实现该学科的育人目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密切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坚持以德服人,使得课堂活动能够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生活中也能够理智的对待各种信息的冲击,防止学生产生拜金以及享乐思想,以此来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手段

        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制课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这样能够辅助教师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也能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进行合理应用,将枯燥的知识变得具有趣味性,这样能够让学生直观的学习道德与法制知识,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愿意与教师活动,有效拉近了师生距离,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提供了有效契机。除此之外,教师也坚持生本教育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使得学生不断反思,让学生能够对社会时事热点给予高度关注,从而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这样也能够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定期组织实践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感受,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又或者是英雄纪念馆等等,这样能够让学生像革命先烈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使得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熏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游戏法进行教学,组织学生感受该门课程的乐趣,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喜爱这门课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这门课程,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在思想上进行转变,积极应用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独明.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科学咨询, 2020, 000(004):136.
[2]向洋. 试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策略[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7):0156-0156.
[3]黎彦. 浅析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J]. 读写算, 2019, 000(003):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