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群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杨村中学 516157
[内容摘要]:在乡村从事基层教育教学工作多年,发现乡村中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这是乡村学校造成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心理与他们的智力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一旦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损害他们的心身健康,同时学校和社会也会面临很大压力。作为老师,我不禁思考,为什么乡村中学生人数会流失?什么原因导致了乡村学生厌学?有什么可行的办法可以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乡村 中学生 原因 策略
一、厌学产生的原因
1、自身原因:
有的厌学学生其实很聪明,但玩心太重,他们根本不明白学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作用,完全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学习上。还有的学生智力不是很好,在对知识的理解上表现为反应迟缓,接受比较困难,跟不上老师的步伐,回答不了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能力上黑板做题,完成不了老师布置稍微有点难度的作业,他们认为学习如此困难,在学习上很难有前途,与其在学校度日如年浪费青春时光,不如早点辍学打工赚钱。
其次,还有些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完全正确的认识,一旦他们在学习中碰到困难,遭遇到失败,他们就认为自己在学习上一无是处,什么也学不会,考试更是一败涂地。慢慢的他们就破罐子破摔,干脆在学校混日子,不在好好学习了。
2、社会原因。
在乡村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中,社会原因也占了很大比重。我校处于农村,但却没有农村的应有的纯净环境,街头各式各样的网吧招牌和众多的娱乐休闲场所对整天读书的学生有一种强大的诱惑,再有现在社会年轻人崇尚“拜金主义”,他们散播“新的读书无用论”等观念,学生长期受到这些三观不正思想的影响,厌学心理很容易产生。例如:有一辍学打工的小青年张三,回到家过年时,脖子上挂着耀眼的金项链,身上西装笔挺,手里拿着名牌手机,时常出入饭管,歌厅。这些都极大的刺激了现在的学生。
3、家庭原因。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结合部中的大部分农民逐渐富裕起来了,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家里的存款也多了。而这些富裕起来的农民家长往往对自己的孩子宠爱,娇惯有加,只要孩子有需求,他们尽量满足,不管是合理还是不合理。他们心疼孩子,家里劳动几乎不让孩子沾手,更不会让他们过艰苦的生活了。家长让孩子在物质方面一味满足,而忽略对他们思想品德的教育,养成了孩子好吃懒做,贪图享受,怕苦,怕累,在学习上缺乏积极思考和自主性,只要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逃避,畏难情绪严重,毫无战胜困难的信心。长此以往成绩肯定会有下降,由此厌学情绪很容易产生。而且有些家长在孩子出现畏难情绪、退缩时,不是想办法帮助他们,鼓励他们,而是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现在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会有过高的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大部分家长都有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未来。于是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能够考出好成绩。稍有考的不好,也不问清原因,轻则批评重则打骂,这无形中给了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学生出现厌学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4、学校因素。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校不断强调升学率,少数教师不重视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未做到分层教学,教法单一、呆板。课堂教学满堂灌,毫无新意。师生情感在这样的教学中毫无交流,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对获取知识的欲望和好奇心下降,导致成绩下降,长此以往厌学就慢慢形成。
二、解决厌学心理的策略
老师和家长应及时对那些出现厌学心理的学生给予关注。
1、教师应教导学生纠正心理偏差,树立自信心。中学生应学会自己鼓励自己,树立在学习上有必胜的信念,要对自己有信心,学会乐观的看待事情的发展。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不断努力提升自我。
2、对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教师和家长应教会学生正确对待。每个人在自己一生的航程中,永远都不可能是波澜不惊的,遇到风浪是很正常的,挫折和失败就好比我们航行中的风浪,必然会发生,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只要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当挫折和失败到来时就不会在感情上产生很大的波动以至产生厌学心理。
3、要创设学习环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善于用榜样来教育学生,要比给学生讲大道理强多了。因此,我经常会要求学生看一些名人的故事,或者读《名人传》,并要求他们随手抄录一些名言警句,用名人成长典范事迹介绍来教育我的学生,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等。用一些名人故事感染和震撼他们的心灵。让学生根据自己心目中崇拜的人物去模仿他们,净化心灵,不断的自我完善。
4、培养积极向上的舆论。舆论的力量是巨大的。正确的舆论是引导,激励、鼓舞人们前进的方向,在学校中形成一股正能量,促进厌学学生用正确的舆论自觉调节好学习行为,不断通过主题班会来反思,从而明辨是非,改变自己的不良学习行为。
5、搭建成功平台。根据厌学学生的情况,搭建一些小小的成功平台, 不断给予他们进步的机会,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不断走向成功。
6、作为家长,就算工作再忙再累,也应该抽出时间来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一旦孩子身上出现了问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当孩子情绪上有起伏,家长应耐心倾听及时沟通,好好地加以引导。如果父母能平等地和子女交流,也就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沟通的了。融洽民主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要学会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平等地与孩子沟通,在孩子进步时提醒孩子不要骄傲,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鼓励孩子总结原因,继续努力。
7、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只接受课堂里所学的知识了,他们希望通过一些课外活动或有实践的机会来开阔他们的视野,这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书法班,手工班,乐器班等等。学校根据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与“好学成才”等为主题的书法、手工、乐器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和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
班主任实践工作让我知道,中学生厌学形成原因是盘根错节的,解决厌学心理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渠道的,这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营造好一个大环境,关心,关爱青少年的成长。这样,学生的厌学情况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来源:学术期刊 《新一代》 2018年6期?作者:?牛伟军?篇名:《试论教师在中学生厌学转变中的促进作用》
来源:书籍数据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03-01?作者:?汪翠琴?篇名:?《如何防治厌学》
来源:学位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1?作者:?张双东?篇名:?《初中生厌学问题与转变策略研究》
来源:学术期刊 《教育界》 2015年8期?作者:?刘洋?篇名:?《浅谈生物课堂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