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利生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利周中心校 533301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影响着学生语文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于学生写作能力挖掘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一定要改变作文写作的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课的教学时要注意点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力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创新,同时还要确保作文教学的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爱上写作。教师在进行习作指导时要进行新教学方式的研究,加大对于学生的指导力度,让学生能够积极的进行写作,从而让学生能够拥有对于作文写作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本文就促进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创新的意义、阻碍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创新的问题以及实现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创新的有效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作文 指导方法 创新分析 研究 意义 问题
【正文】小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较少,同时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不足,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小学生缺乏对于作文的指导与帮助,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和方法的传授,让学生能够流畅的进行作文的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对于小学生的习作指导,不仅需要小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以及词语运用,同时还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字体提出一定的要求,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感。总的来说,教师在进行小学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时,不仅要进行写作方式的创新,同时还要让学生实现自身写作情感的创新,这样才能让学生拥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教师还要提升学生的作文指导效率,这样一来对于学生语文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分析促进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创新的意义
1.1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养成良好写作习惯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进行写作的最佳指导方式,现代作文指导方法也十分重视对于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培养,创新型的作文指导方法更是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和写作。当然,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时要注意学生阅读工作的开展,让学生能够拥有大量的阅读材料的积累,小学生在阅读时带着一定的写作的兴趣,就会让学生摒弃长期以来写作的烦躁和沉闷,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主动积累好词好句,扩展学生知识积累的宽度,这也让更多的小学生爱上写作,爱上阅读,从而学生也就会拥有较高的写作成绩。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到字体指导是对于学生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加强对于字体的练习,因为就目前作文批改逐渐量化的基础上,学生一定要有端庄的字体,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写作训练中拥有良好的写作习惯,而越早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就会越早让学生的写作分数得到提升。
1.2掌握写作技巧,提升语文成绩
对于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要求学生要进行写作技巧的提升,同时还能够做到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名篇名作,让学生能够积累一些写作技能,也就是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名篇名句的范读掌握一些作文的句式和好词好句,教师还要做好学生作文构架的建立,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之前拥有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能够拥有较好的写作思维,同时就是还要帮助学生进行情感的发散,让学生能够在结尾处实现情感的升华,从而让学生能够拥有较好的写作成绩。就语文成绩分值安排上,作文分值的占比非常之高,所以只要学生的作文成绩能够得到提升就可以让学生语文成绩实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就能够让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创新实现最终的目标。
1.3陶冶性情,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作文写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同时也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让学生拥有较高语文素养。写作不仅需要学生拥有很好的写作技巧,同时也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也能够因为自身情感的提升实现语文写作分数的提升,因为语文写作也是需要学生拥有较高的性情,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拥有一定的兴趣。小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需要知道一个学生要想较好的进行写作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语言逻辑表达能力的提升。创新发展意味着学生不仅要进行自身写作的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要注重对于自身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从写作创新中得到真正的提升。
二、探究实现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创新的有效措施
2.1明确长期的作文指导目标,分阶段开展工作
教师在对于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要注意对于学生长期作文指导目标的制定,众所周知,作文指导目标是教师作文指导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不管教师是否进行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教师都要明确长期的作文指导目标,这样才能让作文指导有据可依,让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方法创新的同时能够不失去根本的作文指导目标。教师在制定作文指导方法创新长期目标时,教师要明确创新的目标,同时也包括对于学生知识积累的目的、对于学生技巧提升目的以及规范学生字体的目的等等。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讲长期的总体目标分解为多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老师在每个阶段的短期教育过程中能够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这样也便于学生在每个短期阶段中实现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教师也要做好工作过程中的反思,这样教师就能够在每个阶段之中不断的调整自身的指导方法,让创新型的指导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指导工作中实现灵活的应用,同时教师也能够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
例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推荐一个好地方》的习作教育时,教师就要注重对于学生教育目标的制定,让学生在第一单元的学习后了解到不同地方的不同景色,从而学生就会迸发出自己喜欢的地方,这样教师就可以顺势让学生对于自己认为好的地方的写作,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将写作的目标放置在对于单元的学习之中,这样学生就能够树立一定的整体意识。对于本单元来说,教师就让让学生树立能够写一个好地方的长期目标,然后将其分割成一个个的小目标,也就是教师在进行本单元课文的教学时就可以将不同的地方作为学生所到的一个地方,然后学生自身就可以树立自己对于风景地方的欣赏和描述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本单元的习作课程中有话可说,短期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树立对于美景观察和欣赏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对于推荐一个好地方这样的作文题目侃侃而谈。当然就是仅仅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指导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进行情感上的升华,让学生明白好地方并不仅仅是风景的漂亮,更多的是自己对于地方的情感,同时才能让学生能够实现情感和思维上的升华。
2.2结合多媒体进行指导,提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运用多媒体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多媒体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多媒体教学的便利性,同时也能够体现写作教育的创新。教师需要注意到对于写作教学的创新并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创新,同时也要进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丰富的教学资料作成作文指导素材,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了解到习作的基本内容以及基本的写作背景,教师还要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创新的写作方式下实现写作的激趣。比如对于学生写作知识的积累,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纸质的图书进行,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视频资料了解到相应的情况,学生能够通过与写作教育相关的影视作品实现对于写作兴趣的提升。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可以进行作文写作,比赛和字体书写比赛,在这样的比赛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胜负欲,同时也让学生对于写作的练习更加的专注,同时,通过比赛教师还可以对于其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相应的信心。
比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彩的活动》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写作的创新,首先教师在课堂之前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活动的视频,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课程开始之前通过视频开心的融入到写作课程之中,而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进行习作题目的展示,让学生能够在通过多媒体清晰的掌握习作题目的有效信息,同时教师还可以以幻灯片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多彩活动的写作思路,让学生选择适应于自己的写作思路,当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写作思路,这样学生在掌握多种写作思路的同时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其实创新型写作方式的目的不仅仅是学生思维上的创新,同时也是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写作的教育方式的创新。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创新利于学生思想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创新的最佳方式也是让学生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写作方式。
2.3注重对于学生的作文评价,分析写作的优势
学生在完成习作之后,教师还需要注重对于学生的作文评价,教师要认识到对于作文的评价并不是对于成绩的分析,同时就是很需要认真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能够对于作文有一定的修改,这样学生才能不断的进行写作的完善,从而学生才能提升自身的写作技能。对于写作的创新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评价方式的创新,对于写作的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给出的分数,同时也可以是教师给予学生的评语,教师对于学生语句不通顺的地方可以让学生进行造句,这样学生才能让的整篇文章的语句没有问题。当然针对于学生错别字和拼音写作的情况,教师则需要让学生课下进行字典的查询,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观察字典的意思,明确自己的错别字情况以及相应文字的书写,同时也让学生拥有一定自主探究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推荐一本书》的习作练习时,教师就要注重对于本篇习作的评价指导,因为学生在推荐书籍时并不能深入的了解到与作者相关的信息,这样学生就会出现拼音写作以及错别字写作等现象,而本篇文章还需要学生拥有较高的准确性,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对于学生写作字词等方面的影响。而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注意评价学生的写作优势,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对于写作的优势所在,同时学生能够发现对于写作上的闪光点,这样学生能够更加的会写作,热爱写作。
三、探讨阻碍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创新的问题
一方面,小学生的文字积累和阅读能力明显不足,小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但是生活经验往往不足,同时自身的知识面也十分狭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难免就会出现写作难得问题,一些小学生在面对一篇写作题目时经常是不知所措,有的同学在作时往往也是不知所云,归根结底都是小学生好词好句积累的缺失。小学生并不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导致小学生并不能在习作之前进行输入,在写作时也就很难进行输出。另一方面当今时代的唯成绩论严重,导致创新的指导方法并不能深入的进行开展,现代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的进行习作的指导,有的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的写作成绩,导致其不能享受写作的过程,只是一味的停留在写作的痛苦之中。而学校对于教师习作效果的检测仅仅是依赖于学生的成绩,所以导致教师难以应用创新的教育方式实现习作上的创新。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习作的指导不仅需要教师从思想上进行改变实现思维的创新,同时还需要教师在技巧上进行改变,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等新型的工具进行相应的教育。当然教师还要致力于学生的创新写作的培养,让学生在意识上进行相应的创新,同时也要实现内容上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蒯秀丽.核心素养下小学习作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3):372-374.
[2].《语文教学通讯·C刊》2020年1~12期总目录[J].语文教学通讯,2020(36):47-50.
[3]马有平.小学语文习作分层设计实施策略[J].学周刊,2021(01):69-70.
[4]任晓莉.关于小学语文习作分层设计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