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蟠龙工程审计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企业需要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作为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造价合同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 研究了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并提出了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合同; 管理; 风险; 控制
导言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进行了详细的前期策划,即在项目建设前,先进行项目前的预算,再由多家公司进行招投标。因此,工程造价行业应运而生,对工程造价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的分析是大型建筑工程必须具备的一项内容。
1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
合同对任何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建筑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此外,合同双方应严格按照施工合同履行义务,减少经济纠纷,确保建设工程顺利施工。同时,施工企业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意义。总之,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越来越重视施工合同管理。主要原因是施工合同管理能够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分析
2.1 合同造价控制不科学
从目前的项目运作实践来看,主要问题是项目成本管理不规范。这一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工程质量,容易给业主造成巨大损失。通过对市场供求关系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当前建筑工程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很多企业没有做好市场调研,导致报价过高或不合理的问题。
2.2投资增加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保证工程按期完工,实现工程效益目标,必须做好工程前期的成本控制。做好工程造价和预算的准确预测,制定完善的控制措施,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但从建设阶段来看,投资普遍增加。由于成本和预算预测的不准确,以及市场变化和政策变化的影响,项目建成后经常出现超预算的情况。在项目实施阶段,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超预算问题,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3施工因素
为了控制工程造价,施工阶段是核心环节,需要加强。从工程造价的角度来看,有许多不利于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特别是材料费和机械设备费的变化会引起工程造价的变化。因此,开展项目建设,必须做好全过程的资金控制,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的高效完成。
3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以及风险预防措施
3.1 合同资料的收集
如果合同资料缺失,可能很难按合同规定扣除费用,合同规定的考核工期也可能难以考核,最终结果是难以降低工程造价。
从广义上讲,合同应当包括双方当事人确立各自权利和义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种文件。
合同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招标文件(包括投标人提供的招标文件及补充文件、答疑文件、参考资料和现场资料)、招标文件及相关附件(包括投标承诺书、投标书、施工组织设计等)、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及补充协议、合同备案表(备案合同可用于判断黑白合同,发生争议时可有效防止一方篡改合同)、分包合同(包括承包方直接分包的合同和指定分包合同),施工所需证件和批准文件(包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图纸资料(包括施工图、设计交底、测绘资料等)、图纸会审记录、水文、地质等,地下管网资料、坐标控制点资料、招标人提供的竣工图、工程进度款及进度计划(包括网络图、柱状图、承包人的年度、季度、月度施工计划、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经工程师批准的文件等),发包人或监理人批准并出具的开工报告、工期延长或缩短的证明、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签证和变更单、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的来往函件和签字记录(最好是签字盖章的正式文件),会议纪要(包括专题会议纪要、监理纪要等)、项目备忘录、施工日志、隐蔽工程记录(打桩记录、工程照片、视频资料等)、气象报告及资料、甲供资料、设备清单(包括安装接口等)必须清晰明了明确施工过程责任,避免纠纷,施工过程资料(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记录、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监理工程质量评定报告、工程材料检测资料等),各类检验验收报告和技术鉴定报告等)、政府有关部门出具的验收证书和文件(包括质监、规划、公安、消防、环保、安监、人防等部门出具的验收证书和文件,地震、卫生等部门),以及业主编制的清单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结算资料、法律法规等与建设工程有关的资料案例。
一般来说,属于同一类别的文件应以最新的签字为准。材料的重要性可根据合同规定的解释顺序确定。对合同文件的解释更为优先,尤其是当合同文件不一致或不一致时。合同资料越齐全,尤其是合同约定优先解释的文件资料,收集得越齐全,越能掌握主动权,对控制工程造价越有利。一旦重要合同数据丢失,后期工程结算将处于被动状态,工程造价容易失控。
3.2 强调合同的执行情况
对工程项目的合同监督是动态的,是保证双方积极履行各自责任的有效措施。在合同执行完成前,相关人员要对项目资金进行汇总整理,加强这一环节,确保合同履行质量。在实际的合同管理过程中,应将合同履行情况与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比较。获得更可靠的信息,对项目的完成情况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同时,合同管理还可以帮助人员总结施工经验,为今后的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3.3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国内市场经济既要突出法制化的特点,又要兼顾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施工企业要定期培训合同管理人员,确保合同管理质量。不断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施工单位应严格筛选合同管理人员,招聘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明确提出管理人员不得在其他岗位兼职,并及时考核管理人员的工作条件,为施工企业提供更多优秀的合同管理人员。同时,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定期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从而保证合同管理的及时性。
3.4合同文本的重点
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合同中,由于对合同文本的形式和内容缺乏重视,给整个工程的施工带来诸多不便。事实上,由于合同文本的错误,各种问题最终演变为经济纠纷,不仅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规范化,也影响了合同管理的正常开展。因此,在签订合同之前,管理人员应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对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保合同的有效性、真实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都要体现在合同中。这样既保证了合同的真实性,又保证了合同的合法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应从多方面考虑。要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积极监督合同履行情况,不断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重视合同文本的形式和内容。通过以上具体措施提高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的综合效率,从投资成本和施工安全两方面合理控制,帮助施工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其铸.浅谈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及合同管理[J].低碳世界, 2017 (11) :260-261.
[2]秦修云.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 2017 (6) :117-118.
[3]李雪雷.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 2018 (6)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