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融文化意识培养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袁浪
[导读] 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要有文化传播意识

        袁浪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实验初级中学  434400
        摘要: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要有文化传播意识。在教学预设时,教师应该将文化与语篇融合,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文化差异,把英语阅读课升格为内涵丰富的文化课。基于此,以下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融文化意识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融文化意识;培养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科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的发展。在初中英语学科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理念和方法陈旧,重英语知识讲解而轻文化意识渗透等现象。
一、巧用“微课”手段,拓展文化视野
        微课,其形式通常是一段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时间在5分钟左右,教师就某个教学知识点进行具体的讲解。它体量虽小,但容量大,能量大,影响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微课”为跨文化教学带来更为丰富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文化的窗口,让阅读教学更加充实,教学成效更明显。在讲解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Trick or Treat”的文化内涵,在实际阅读教学之前,我设计以此为主题的“微课”内容,带领学生一起敲门讨糖果,让学生充分感受西方国家的过节氛围。“微课”不仅对万圣节的文化背景做了补充,让学生切身感受阅读背后的文化内涵,而且将与万圣节相关的节日元素生动地传达给学生,如ghost、witch、wizard、pumpkin lantern、sweet、monster等。学生加深了对万圣节的认识,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为接下来的学习与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英语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文化意识
        丰富的英语阅读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实践中运用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解决活动中的难题,完成教学活动中的任务,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文化意识。英语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英语读书角”,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以学生感兴趣的英语文化故事为主题举办“读书交流会”等,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过程中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思考多姿多彩的文化现象。此外,还可以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故事改编,并根据改编的课本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文化背景、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情感都有深入的了解:通过这些活动,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利用文化知识和文化思维,切身体会阅读的文章中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文化意识。


三、开展合作探究,促进文化交流
        无论是将文化意识渗透到阅读教学目标中,还是渗透到阅读内容中,都是站立理论层面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但是初中学生正处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化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使其能够在实践中进行探究,并引导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的同时,还能够与其他同学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和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思维碰撞中养成良好的文化意识。但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比如英语基础的差异、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性格特点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相关方面的因素,将全班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阅读内容进行合作探究,从而促进其文化认知独特性的发展,进而在合作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文化意识。以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挑选一个国家,在课前对其饮食文化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相关方面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探讨,之后再由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四、利用文本内容,文化差异传授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文化差异视角展开分析,让学生意识到中外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强化学生文化自信。在文化内涵角度,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感受不同文化的内在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立足文化传播视角则是让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利用英语讲解中国故事。阅读教学中内容是基础,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教师可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内容的基本需求,为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差异,使学生在课堂中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以“Good Manners”课程内容为例,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向学生灌输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食材选择及食品上的差异,在其中也能渗透关于传统节日的内容。中国在过节时常见的食物是饺子,西方的主要食物是火鸡。中西方在餐具上也存在差异,中国常见的餐具是筷子,西方常见的餐具是刀叉。中国人以午餐为正餐,西方将晚餐作为正餐。在餐桌礼仪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又能掌握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通过该教学模式逐渐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结束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离开文化学习的语言教学无所依存。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日益发展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根据学生的需要,为学生创设探究西方文化的条件,利用现代教学新手段,不断提升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深度和广度,将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与阅读实践融为一体,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李霞.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J].英语教师,2020,20(12):77-78+81.
[2]朱祥.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基础外语教育,2020,22(02):67-73+111.
[3]黄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体现[J].校园英语,2019(48):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