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婷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第三小学 726000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阅读能力也是学生必须养成的一项关键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段 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培养 研究
引言
新课改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促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并能够形成良好的语感。小学语文教师要落实新课改理念,教授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促使学生具备初步理解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一、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活
常言道:“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当真正树立了对于阅读的兴趣,才能够自觉开展阅读活动,促进其自学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的提高。故此,教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结合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辅助阅读教学的开展。如成语接龙、朗诵比赛、故事讲演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中,体会阅读的快乐,树立对阅读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认识到一篇好文章的重要性,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时,教师一定要关注阅读内容的选取。再者,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重等特点,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
二、借助信息技术,优化阅读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地呈现阅读内容。小学生比较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片,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内容能够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阅读内容。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井”的图片,播放人们在井边打水的视频,从而让学生理解“井”的含义和用途,并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其次,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呈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多篇课外阅读内容,从而让学生展开群文阅读。如教学《拍手歌》等课文,当学生感受到儿歌的朗朗上口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多篇儿歌内容,具体可以是《小耗子上灯台》《小刺猬理发》《一只青蛙》等等。通过对多篇儿歌的阅读,学生就能体会到儿歌的文体特点,并能够通过大量诵读形成一定的语感。
三、找准关键词,有助于学生清晰地认知文章主旨
关键词是语文教学中的亮点,关键词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文章是由若干个词语组成的,但是在一篇文章中仅有一个或几个词语能表达文章内涵,这些词语就是关键词。关键词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在语文阅读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准关键词,这样就能用更加简洁的文字概括复杂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清晰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寻找关键词,优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观念,形成较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
四、注重学生的体验式阅读
对于低年级的语文教材而言,其中的文章大多数较为童真,适合教师以一种类似于表演的形式来辅助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具体而言,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自由且活泼的空间,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其中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将抽象的课文内容变得生动起来,从而达到化繁而简的作用,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抓住课文中的重难点,找到重心,针对性地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同学之间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差异性,故此,教师应当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上的感悟与思考,熏陶情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作者胸有镜,入境始与亲。”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进行体验式的阅读,让学生能够自觉转变角色,以文中角色的视角去感悟、去体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文章中遨游,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当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真正将“入境”以及“体情”落实到位的时候,就能够达到我们阅读教学开展的理想状态。
五、课内外相结合
小学生在阅读方面一般接触的课外读物比较少,他们的阅读范围大部分都局限于语文教材。课外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见识。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也可以认识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因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一定的规划和帮助,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结合课文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安排,让学生阅读与课文所学习篇目相关的其他篇目,也就是链接阅读。学生刚学完课文,对课文内容会留有一丝印象,再进行链接阅读时,便会比完全陌生内容的阅读更容易一些;另一方面便是阅读时的要求,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可操作的阅读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目的性会更加明确,操作性会更强,更容易达到阅读的效果。唯有如此,课内外结合阅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课外阅读的分享交流活动。学生之间的阅读视角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样的阅读内容,不同的学生个体也有着不同的阅读感受。而且学生有可能在课外阅读不同的内容,有学生喜欢侦探类的书籍,有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类的书籍,有学生喜欢童谣类的书籍等等。阅读分享交流活动模式下,学生们会分享他们喜欢的书籍内容,会讲述他们阅读到的故事内容,也会分享他们的阅读经验与技巧等,进而学生之间就会互相影响与启发,共同经历阅读探究的全过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训练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知识,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形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获取知识,而且能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丽清.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知识文库,2020(17):56+58.
[2]马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2.
[3]陈永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家长,2019(3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