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丹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管宁实验小学 312030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离开无忧无虑的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课堂的束缚会让他们一时无法适应,性格不够沉稳的学生容易在此过程中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去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但是,语文学习关系到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更是打基础的阶段,是学习的重中之重。基于此,对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教学
引言
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汉字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基础部分,无疑是所有文化教育的开端。一直以来,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都是通过对学生基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对其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提供保障。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识字教学法的应用优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汉字教学与现在趣味识字教学法相比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普遍都是在黑板上写下汉字,直接列出生字组词带领学生跟读几遍之后尝试造句,就完成一节课程,然后在课下让学生大量写字练习。这种识字教学方式非常枯燥刻板,学生会对汉字学习产生抗拒心理,不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趣味识字教学法则是教师更注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学习汉字,调动学生汉字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识字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对于所有汉字的来源和演化的经历进行初步的了解和掌握,拉近学生和汉字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对汉字含义的理解,增强学生灵活使用汉字的能力。学生只有认识汉字,对汉字有深刻的记忆,才能知道如何练习组词、造句、阅读文章、进行写作。所以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认识好汉字才能为学生以后语文学习或者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趣味识字教学方式的应用探究
(一)打造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智更多地停留在儿童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教师的严厉教学不是很感兴趣,教师严厉的教学也会给学生带来糟糕的学习体验。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学生很难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打造趣味情境,对学生进行课堂上的情境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识字练习和图片进行结合,例如,学习“狗”字时,教师可以拿出相应的狗的图片,或是通过多媒体播放与狗相关的视频,来加强学生对该字的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狗字进行形象化,让学生能更快速地记住字形和字义。而在学习“眼、鼻、嘴”等汉字时,教师也要结合实体来进行教学,通过与学生积极互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这种教学方法更加复杂。但效果也更加显著。因此,教师要善于用情境教学法对学生展开教学。
情境教学法由来已久,近年来也逐渐为学校教师所接受,倘若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情境教学,必然能够为学生的识字教学带来新的突破,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的识字学习不再困难。
(二)利用生活资源,巧设识字情境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对学生主动探索性的学习进行引导,使其在实践中能够对语文进行学习和运用”进行了强调。在其中甚至指出了教师要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并对文明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进行初步的学习掌握,从而对其合作精神进行培养发展。而在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又是文本学习的最终目的。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的结合实际,就是教学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基于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就必须紧扣教材,结合实际,通过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对识字情境进行巧妙设计,以此在扎实有效地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前提下,促进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地提高。
(三)在实践基础上展开趣味性教学
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的识字教学过程中也不能脱离实践。识字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利用和运用汉字,这些最终也还是要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展开趣味性教学也不能脱离实践。而且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实践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记忆、知识的联系以及知识网络的构建。老师也可以通过展开一些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和生活的有效衔接,还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识字记忆方法。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分享和模仿孙悟空的经典的“看”的动作,告诉学生为什么“看”下面会有一个目,因为看需要用到眼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看的动画片和电影,让学生在回忆的过程中识字记字。
(四)注重认写同步,互相促进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阅读,阅读能够显著提高识字的水平。在识字教学时,一定要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发挥良好的效果,让学生掌握文字的正确使用方法。例如,教师在讲解《雾在哪里》时,教学目标是正确认识“陶、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等7个字。运用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还要读好多个长句子,想象雾“淘气”的样子。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根据积累过天气的谚语,对雾的常识进行回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谈雾是什么样子的。有学生说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不清,只能够看到隐约的轮廓。还有的学生说,起雾之后整个城市仿佛进入仙境。在课前导入完毕后,教师应该示范朗读,让学生听读,对自己所不懂的字词进行整体把握,最后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比较高的句子。
结束语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这个重要的知识启蒙阶段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趣味活动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
参考文献
[1]赵煜.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86-187.
[2]王茂林.趣味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求知导刊,2019(50):43-44.
[3]李玉林.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中),2019(1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