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教育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罗耀
[导读]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罗耀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地州镇中心小学  530000
        摘要: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班主任作为与留守儿童接触最多的教师,应当认真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了解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以及心理特点,以关爱学生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注重引导教育,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以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的发展。基于此,以下对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教育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留守儿童;教育
引言
        农村小学教育现如今展开得并不顺利,其主要原因是农村的留守儿童较多,与其它地区的差距较大,导致农村的小学教育开展得不顺利,这也在根本上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为切实地促进我国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要求落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接下来本文将展开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以及开展这一教育的具体措施来研究。
一、践行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理念
        班主任的理解和关爱是教育留守儿童工作的出发点。留守儿童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最缺乏的就是关爱,大部分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都是因为缺乏父母的爱导致的。因此,班主任在教育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应当以关爱学生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这就要求班主任有信心有信念,敢于应对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困难。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当深入班级,适当地将沟通的侧重点放在留守儿童身上,关注每一位留守儿童的状况,在有效的沟通中掌握他们情绪上的问题、心理上的压力以及学习中的困难。班主任应当发自内心地关爱留守儿童,耐心细致地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立自强的信心,促进留守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让其能有效地融入班集体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班主任也应当用无私的爱感化和教育学生,引导留守儿童争当班级先锋,让留守儿童赢得其他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在班级生活中,班主任应当充当留守儿童父母的角色,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和留守儿童建立起信任的桥梁,成为留守儿童的倾诉对象。
二、丰富留守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
        留守儿童的情绪问题表现往往是较为复杂和零散的,容易孤僻、压抑、恐惧、焦虑等。我们关注留守儿童的优点和积极因素,引导他们对生活各种现象做出正面、积极的解读,加强其幸福感、满足感、希望感、自豪感等,能不断从生活中体验到美好的感受。着力帮助留守儿童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管理自己,积极适应环境,增强他们应对逆境与压力的能力和勇气,使其能去除特殊症状、改善行为、化解负向的或冲突的思想与情感,生活能过得健康有意义,从而提升留守儿童的幸福感。

如开展留守儿童“幸福账本”记录活动,要求留守儿童记录每天幸福的事情,分享平日生活点滴感悟、让学生彼此传递正能量,让“幸福账本”积累留守儿童的幸福指数;举办一次“我幸福、我快乐”“抱抱周”“寻找最美笑脸”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留守儿童面对现实的幸福感,积累幸福指数,使其学会接纳和珍惜当前的学习生活。我们努力培养学生以乐观解释风格来看待日常的学习生活,引导他们多寻找自身的长处,遇到挫折时,启发他们分析各种原因,让他们学会乐观积极地面对挑战和压力。我们注重对学生“希望”意识的培养。当事情发展不顺利的时候不会放弃希望,相信无论看起来多么困难的事,总会得到解决,对将来感到乐观,无论事情有多糟糕,都会怀着希望努力克服困难,并为之做好充分的准备。留守儿童有进步,我们以发“喜报”、电话、微信的形式告知家长,让孩子看到自己成长的每一个小脚印,看到自己成长的力量,充满信心地迎接未来的种种考验与挑战。
三、学校定期开展教师培训
        由于国家教育一直关注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所以对这一问题一直做研究。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普遍比较悲观、自卑等,加上缺少家长的关心和沟通,导致这些学生比较暴躁,内心容易积攒很多问题,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问题疏导很重要。学校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可以帮助教师拓展心理知识,提高问题疏导的能力,让教师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辅导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教师有效的开导,能够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走上正确道路,对是非有一个判断依据,从而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这就要求学校能够定期聘请一些具有专业心理知识的教师,把留守儿童近期出现的问题反映给心理教师,然后让心理教师指定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在开展教师培训时,将这些方案讲授给学校的教师,并且把实施这些方案的技巧具体地讲授给学校教师,让教师在实行的过程中注意到这些问题。在培训活动中,还要加入教师和心理教师的沟通环节,让教师把在教育留守儿童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和心理教师进行沟通,从而促进这些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进而促进留守儿童的发展。
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注重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很难养成良好的性格、意志等心理品质。虽然青少年犯罪有许多客观原因,但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作为家长,不能也不要把教育的任务推卸给学校和教师,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同盟军,双方缺一不可,需要密切配合,家长即使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也要关注孩子的成长,重视孩子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定期与孩子进行沟通,消除家长与孩子长期不见面造成的隔阂,多鼓励多关心孩子,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提升自己的价值追求,形成正确的三观认识。
结束语
        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便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弥补留守儿童家庭角色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也能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成长为社会建设真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全社.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探析[J].学周刊,2020(13):157-158.
[2]汪建祎.农村小学班主任留守儿童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对策[J].学周刊,2020(08):169-170.
[3]胡成军.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教育[J].甘肃教育,2019(14):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