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思路探讨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陈妹金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

        陈妹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广西贵港537100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制定了新的标准。古诗词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注重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才能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果。本文对新课程改革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合理化建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给相关教师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古代诗歌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习的困难,小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加困难,导致了教学效率不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古诗词教学也受到了充分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压力增大,需要做的是及时转变思想,教学模式也要及时调整,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完成时代使命。
一、通过朗读方式感受古诗词的文字美、韵律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多不仅文字美,而且韵律也美。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古人对汉字的运用十分重视,古诗词文字的运用恰当而意美,可以凸显古诗的韵律美,使其读起来朗朗上口。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韵律美、文字美的引领下朗读古诗,首先可以教师范读,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古诗的表层之美,进而对古代诗歌的内容产生较好的印象,再者通过老师的阅读过程,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体会近景之美,最后通过自读,仔细挖掘出词语美和节奏美的确切形式,深刻理解为何会有美的感受。这一系列的阅读过程,需要语文老师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发挥朗读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对古诗美的渴望和兴趣,让古诗的魅力最大化呈现在学生面前,旨在增强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积极主动学习古诗词的行为埋下伏笔。
二、描绘和呈现古诗词美好的画面
        古代诗词通常都有特定的事物描写,如自然景观,也有深刻的情感抒发,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分析古诗词的意义,试图描述古代诗词中的情景,许多形容词使学生在头脑中有画面,有想象的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备齐全的学校里,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地在互联网寻找合适的图片、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形成直面的视觉冲击力,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吸引力,使学生的学习状态集中,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总的来说,这种对古诗画面的描写和呈现,能够有效地营造学习古诗的氛围,学生在这种古诗的意境中学习,让学生对古诗产生温馨的情感,极大的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语文素养,也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想象力。
三、整体分析,彰显作者情感
        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表层意义,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在意义,这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也是学生全面认识和掌握古诗词的必要渠道。

语文教师可以从整体上进行情感分析,关注情感文本的表达,从浅入深地阐述内心感受,便于学生加深对复杂情感的理解和逐步深入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入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真正实现古诗词的移情。当然,语文教师也可以制作一个古诗词分阶段解说,最后把情感联系起来,也可以引导和联系,鼓励小学生划分作者的情感波动线,让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从长远来看,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被动性,将顺利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形式。此外,了解作者的情感,对丰富小学生理解文本、理解历史有帮助,也对今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影响。
四、深度挖掘和赏析古诗词中的哲理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词大多含有哲理,能教导生活、心理、思维都不是很成熟的小学生,可以说是“生活导师”,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语文教师不应把古诗词教学当作单纯的教学任务,从“教”到“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过程,也是语文教师的终极使命。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阐述古诗中的哲理,以及哲学与生活的行为、事物进行变相表达,使学生易于理解,充分实现教学与生活的结合,充分展示古诗所蕴含的哲理在生活中的意义。如李白的《行路难三首》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它蕴含了一种哲理,那就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语文教师可以教育班上的学生,将这一哲理渗透给学生,使他们的品德和素质得到提高。
五、组织、举办活动,在快乐氛围中真正掌握古诗词
        在学习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时,语文教师应该经常让学生复习,真正掌握古诗词的知识。在课堂中组织、举办一些古诗词相关的活动是比较好的方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实现素质教育,对小学生很有利。课堂活动可以是竞赛、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兴趣等学情而设置,也就更需要语文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合理安排时间,把握娱乐与教学之间而不失平衡。我相信只要活动组织得有计划,有合理性,一定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无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它都是教育的需要,语文教师应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必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将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提高小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小学生真正理解古诗文化的魅力,以智慧理论的古诗为目标,最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雷.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小学版), 2018, 000(004):30.
[2]蒋淑梅.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J]. 新课程, 2018, 000(011):37-37.
[3]杜金香.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18):0042-0042.
[4]张婷.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 000(004):14-14.
[5]韦凤美.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 读天下(综合), 2019(11):176-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