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包爱玲
[导读]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综合成绩

        包爱玲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中心小学432800
        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综合成绩,而忽视对其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使得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会拉低整体教学质量,而识字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教师更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且采取措施来加强教育指导。但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并不理想,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要想确保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必须制定科学的对策,以便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成绩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语文教学
引言
        识字教育作为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们展开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近几年,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识字教学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如何最大程度上贴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性格特征,针对性地为学生购进具备较强趣味性、实用性的教材教具,也成为了现阶段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的教学现状可以用枯燥无味来形容。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讲生字词的时候,采用的方法都是把字写到黑板上,写上拼音,然后再让学生读几遍,之后再造词,最后布置让学生抄写、听写的作业,整个流程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的。这种按照套路给学生讲课是最不受这个阶段学生欢迎的讲课方式,因为在没有讲课之前学生就可以猜到整个课堂的流程,没有丝毫的新鲜感,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对于教师讲的知识也不会有太深刻的印象,导致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也非常差。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特别爱玩,用传统的识字方式教他们识字是行不通的。因为对于这个阶段学生不感兴趣的事,学生是很难提起兴趣来学习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把教学过程中识字的模块变得有趣,结合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把识字教学变成趣味识字,让学生有兴趣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认识生字。通过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觉得原来学生字也是那么有趣,这样学生自然会用心听教师讲解,学到更多的生字。
二、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识字教学目标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教师应当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具体从以下几点展开分析。首先,应认识到识字是保证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基础,也是现代社会中生存的必要条件,倘若识字基础薄弱不仅会阻碍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也很难顺利展开其他科目的学习,所以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有着现实意义。同时教师也要准确把握教材,清楚地了解本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以便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加强识字教育指导,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价值。当然,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也要有意识地更新教学理念,因为传统的教学理念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一定程度上还会削弱他们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不愿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明确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其次,教师还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身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就不宜集中,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思维溜号等问题,而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这对其识字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丰富识字教学形式
        因为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会有点枯燥无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非常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最终可能会造成语文教学不是很理想。此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地运用一些肢体上的语言,对一些难写的字做出示范。

使用肢体语言的方式,小学生可能会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思想与行为上都非常积极和活跃,因此,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一些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演示,能够让学生熟悉一些字形,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生字的意思。由于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可能没有足够的兴趣,此外,还有教师上课的过程中用一些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形式比较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感,此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游戏环节进行识字教学,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学生识字能力
        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与随文识字教学有效融合,使课本中的生字词更具生动、形象、直观。比如,在学习“饱满”一词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两张图片,一张为又大又圆的玉米粒,一张为又小又扁的玉米粒,学生在观察图片时可直观地了解“饱满”一词的含义,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字词意思的理解程度。比如,在学习“花苞”一词时,教师难以准备真实的花苞供学生进行观察,这种情况下就可借助多媒体搜集网络资源,为学生播放一段花从含苞到绽放过程的视频。促使“花苞”一词的学习过程更具生动鲜活性,也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提升小学师生对识字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
        着眼于上述识字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能力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要实现预期的识字能力提升目标,首先就应帮助教师、学生以及家庭全方位的提升对学生识字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基于识字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改革中来,以此提升后续对学生识字能力提升的效果。比如,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一方面,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定期组织教师展开有关识字能力提升的培训、讲座等活动,及时将小学低年级识字能力培养的新目标、新方向传递给教师,以此为其后续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能力培养指明方向。另一方面,教师也应针对学生家长对学生识字能力的理解予以提升,深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确保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能够更加切实、全面地落实下去,以此实现预期的识字能力提升目标。
        (五)使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
        在跟随文章内容进行文字学习时,首先需要宣讲教材内容的整体文章含义以及大致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场景与画面,从而加强其根据文章内容理解生字、词的动力。在文章的主要情节以及重点内容上,需要进行专项的学习指导,除了可以帮其理解文章的核心描写外,还可以帮助其领悟文字之间通过组合可以形成优美句子的用法,为其在后续的文字学习中铺垫识字与文字组合的整体思想。此外,教师应进行识字及教学上内容优化,使之与实际生活能够实现良好的衔接与带入,进而增强其文字的应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关注识字教学,结合学生的特点展开多样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学习让学生爱上汉字。
参考文献
[1]张珍勇.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08):78.
[2]王丽敏.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中华少年,2018(12):228.
[3]牟秀娟.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探索[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465-466.
[4]彭玲.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2):54.
[5]戴淑香.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2):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