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
云南省文山市思源实验学校 663099
摘要: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是我国在教育改革中一直完善建设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来说,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在初中美术课程中传授其中的情感内容,完善情感教育的实践方法,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力和鉴赏水平,使其在对美术的学习中不断健全完善自身人格,达到美术教育的情感教学目标,从而为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
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美术作品可能不会有太深的感悟,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美术中。而且美术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绘画技能,还需要融入情感教育,利用情感教育点燃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使学生静下心来感受美术作品,让学生能够真正读懂作品,体会美术课程带来的快乐。
一、情感教育的概述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主要表现在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情感体验上,以及这一体验是否满足自身的需求。情感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加深对情感教育工作的认识,运用情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影响,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并积极、主动地投入知识学习和理解中,进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情感教育对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初中生的成长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以情景教学为切入点,升华学生的美术感悟
在情景教学中,为了拓展学生的意境,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需要美术教师丰富教学内容。而课堂结构的延展离不开有趣的情景铺设,这样学生的情感理念得到进一步升华与感悟,让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深厚底蕴的理解,实现理性的审美观,从而增强初中生的认知情感。通过文学内的情景创设可以进一步转变初中生的感情得到释放和升华,从而真正去包容身边的人。例如:让大家齐声朗读《背影》中描写父亲的片段,在语言感知中自己画出心中对于父亲的画像,通过每个人的画像,可以发现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对父亲独一无二的解读和认知,那种特有的特征,刻在脑子里的独有感知,通过学生自己的表达与呈现,从而体会到自己父亲的伟大,这种渗透情感升华的情景教学,不仅可以发现每一个初中生的独特之处,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更为完整的人格魅力,在情景引导初中会珍爱身边的人。
(二)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拓展情感教育
美术是一门传递艺术的学科,生活中存在许多美好的事物。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中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心情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例如,教师在进行《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这一课的教学时,除了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欣赏名家的春游画作之外,还可以在课后或者周末组织学生到公园等户外景点去进行春游的写生活动。作为青少年的学生,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感知力和观察能力,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真正发自内心地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并由此引发一些特有的情感共鸣,从而描绘出自己眼里看到、耳朵听到的春天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好景象。同时学生之间相互感染,也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三)尊重初中生的特点,让爱融入美术课堂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初中生天性好动,好胜好奇,因此我们在初中美术课堂要“顺其天性”,不要人为扭曲孩子们的天性,这需要我们初中美术老师保持一定的“定力”,即要有爱心、耐心、包容之心,这里爱心指的爱学生,而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个性,在美术课上老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思维和个性展示,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要打击孩子在美术欣赏中,在简单的色彩绘画中的“异想天开”,而要带着温馨的笑容,用幽默风趣的话语,用丰富多样的肢体语言与之交流美术心得,在老师身上感受爱的温暖,使孩子们放松心态,放下芥蒂。对学生要满腔热情,要善于洞察学生个性特征,善于捕捉孩子情感变化,及时给孩子心灵的慰藉。
(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渗透具体教学过程中
初中美术教材中的很多作品都包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想要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实现情感教育的渗透,必须应用美术作品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保证情感元素体现出来。例如,初中美术教材有很多专门描述人物的作品,描述人物时教师要增强对学生的训练,要求其学习绘画技巧,临摹优秀作品前,要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具体的绘画方法,要求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实现情感元素更好渗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如,在进行《贺卡蕴深情》这一课的教学时,初中美术教师除了教给学生贺卡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制作的基本步骤之外,还应当适当地选取相应的情感素材,比如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出对父亲、对母亲、对老师、对朋友的或感恩付出、或感激教导、或感谢陪伴与帮助等不同的情感,来帮助班级的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很好的锻炼。
结束语
总之,新课改之下,对于学生的要求在不断增加,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各方面素质都要有所提升。初中美术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发挥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并且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对美术有更强烈的学习兴趣,有更高的美术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江红.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与实施情感教育[J].学周刊,2020(03):161.
[2]焦兴春.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221-222.
[3]赵沙沙.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9(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