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教学中的文化意味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李国钰
[导读] 一个字写得好不好,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看笔画,二看结构。一副字写得好不好,除了笔画结构外,还要看章法,所以笔画是书法的基本功。古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有一段很著名的论述:“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充分强调了用笔的重要性,用笔指的就是笔画。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嫘祖镇望家小学 李国钰 444213

        一个字写得好不好,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看笔画,二看结构。一副字写得好不好,除了笔画结构外,还要看章法,所以笔画是书法的基本功。古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有一段很著名的论述:“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充分强调了用笔的重要性,用笔指的就是笔画。书法归根结底是一门线条艺术,线条质量的高低,当然直接影响书法的艺术性。
        书法的文化意味是以甲骨、青铜、石刻、摩崖、简帛、纸本种种不同物质形态为载体,使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得以传承,发展。如此形态,构成中国文字学、书法学与文化思想之间的关系,彰显着书法的文化使命,譬如山东泰山经石峪、四川摩崖刻经楷书,不朽的文化形态见证了魏晋玄学与佛教文字的融合与发展,藉山体摩崖的物质载体、经体楷书文字形态,绍述着自由闲适的书写形态、道法自然的经体楷书艺术风格,向往山水自然、放浪形骸的浪漫情感和以经楷书为载体的佛教教义,融入南北朝社会文化核心部位,铸造着世人的人生信仰、文化理想和文化使命,沐浴着灵魂的花朵灿烂开放。由此认知,书法的文化意味与地域文化血脉息息相关。为世人所熟知的楚文化,同样孕育了楚人对于神灵顶礼膜拜的虔诚情感、非理性精神和浪漫情调,而代表楚人文化思想的《楚辞》,以其神话意象、巫风意象、神仙意象和生活意象,构成楚文化瑰丽诡秘的浪漫主义色彩。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要加强写字教学,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好。要坚持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的指导,直至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使每个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低年级要写得正确、端正、认真工整的书写,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认真学习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写字也可陶冶性情,提高自身涵养。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以汉字为重要载体的书法教学不光是一种美的教育,还具有育德、启智、健体、审美的综合效应。很多学生通过练习书法,学习成绩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的确,练习书法,可以锻炼一个人做事认真、沉稳、有始有终的品格。日复一日,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郭沫若曾说过:“培养学生认字,能够使人深思,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察万物。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到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字就可以克服这些毛病。”在练字过程中,只有写好一笔一画,逐字逐篇地写好,才能掌握书写技法,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毅耐心的优良品质。
        加强书法教学,还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形成民族自豪感。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育德、启智等多方面的功能。国外有科学家曾做过多次人类智力的测试,结果总是中国人智商最高,其原因之一就是跟中国独特的汉字有关。研究结果证明,通过对汉字的学习,可以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发展人的多元智能.由于潜移默化的书法教育,让孩子们写规规矩矩的方块字,起到了约束的作用。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造型艺术,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既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象形的造字方法即使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意义,有一定的读音------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


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步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能够薪火相传而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一定具有最基本的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文化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思想和理论,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身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他还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习总书记在此深刻地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内涵的独创性、价值的永恒性、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些基本特征,正是辨识中华文化优秀基因的一把钥匙。当我们用这把钥匙开起了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宝库的大门,也就找到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原点。毫无疑问,中国汉字与书法以其自源自创、自觉和举世无双的独特性,以其从五千年远古走来奔腾而去的价值永恒性,以其数千年绵延不断的民族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超级稳定性,当之无愧地在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宝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书法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代表,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并保持了这些价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些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正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由于汉字书法与中华文明在肇始之时的同理,同构关系,使得书法与中国文化在理论内涵、历史演进、人格品藻、审美理想等方面有着高度的契合与同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如易原理、阴阳五行原理,“中”“和”“中庸”思想,天人合一理念,老庄玄学,“见素抱朴”、“道法自然”以及阴阳、刚柔,虚实等观念不仅深刻地渗入书法理论之中,而且成为书法审美尺度和书法批评乃至人物品藻的重要原则,创造了根深蒂固的人品书品合一的传统观念影响至今。因此,推广中国书法的艺术实践,与弘扬民族精神,重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和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完全契合。在重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过程中,书法教育是当代书法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对于中华文明的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对个人而言,书法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精神支柱,是“修齐治平”的“内养”之功,用以修炼“大丈夫”之浩然正气,对社会,则用以“助人论、成教化”,正笔征心正人,将翰墨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融合,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须知中国民族精神,让书法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书法教育关乎文化传承,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正是依赖于汉字这个载体,可以说中国书法史也是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从写字开始。书法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而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与民族语言是共生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精神。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