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积木游戏中幼儿数学行为及教师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麻双艳
[导读] 积木游戏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承担着重要角色,由于积木材料具有使用灵活性、功能多样性的特征,使得积木成为一种理想的数学学习材料,积木对幼儿数学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幼儿在积木游戏中的数学行为和教师指导观察得出,影响幼儿在积木中的数学行为有来自各方面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教师对幼儿积木游戏的科学指导建议。

兴义市威舍镇中心幼儿园 麻双艳   562412

【摘要】:积木游戏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承担着重要角色,由于积木材料具有使用灵活性、功能多样性的特征,使得积木成为一种理想的数学学习材料,积木对幼儿数学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幼儿在积木游戏中的数学行为和教师指导观察得出,影响幼儿在积木中的数学行为有来自各方面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教师对幼儿积木游戏的科学指导建议。
【关键词】:积木游戏 数学行为 指导策略
        一、探讨本课题的必要性及方法
        “积木游戏是指幼儿操作积木材料进行物体造型的游戏,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 [1]它是幼儿园一项基本的游戏活动,“幼儿常常会把看到的物体融入自己的想象,积木直观多变,易于操作,能够提升幼儿的想象力。”[2]它不仅能提高幼儿对数学的敏感度,更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索能力。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明确定位为:“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3] 幼儿时期是认知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是数学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幼儿在积木游戏中感知数学知识,使幼儿在思维、动作、审美、认知等各方面都得到积极发展。“幼儿搭建积木的过程,正是他们在表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已有经验,为幼儿运用象征性手法提供了经验与机会。” [4]教师作为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积木游戏与数学学习的关系,并对幼儿在积木游戏中的数学行为进行科学指导。本次课题主要对兴义市威舍镇中心幼儿园2个大班共87名幼儿在积木游戏活动时的数学行为及教师指导策略进行观察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二、幼儿在积木游戏中的数学行为及教师的指导现状
        案例一:我给学校搭舞台
        国庆各班进行节目表演,其中漂亮的舞台深深吸引了幼儿的眼球。下午的积木游戏活动中,教师借助这一契机,要求幼儿用积木搭建一个自己心目中最漂亮的舞台。在搭建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妙妙和东东率先搭好了舞台,便走过去说:“你们看,妙妙和东东谁搭建的舞台最漂亮?那她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搭建的呢?”有位幼儿说:“东东搭的舞台比较漂亮,像一只蝴蝶。”“对了,他是用相同形状的三角形积木搭建的,看起来像蝴蝶的翅膀”;“妙妙的看着有点乱”;老师笑了笑说:“要不大家试试采用不同形状且对称的方法围成你想要的图形试试?”
        通过案例一可发现幼儿尝试用不同形状的积木、采用多层次,多重结构、对称摆放、高低间的方式进行搭建。幼儿在搭建中往往会选择相同形状的积木进行围合搭建,因为这种方式最简单快捷。对于幼儿出现的这些数学行为,教师运用较为常见的语言将对称的概念与识别形状的数学知识传递给幼儿。但对于幼儿提出的妙妙搭建的舞台很乱这一看法,教师没有给予过多的解释,没有从材料的结构、搭建的方法、大小匹配等方面进行讲解,以至于活动结束妙妙搭的舞台还是不美观。
        案例二:我搭的医院最高
        建构区积木游戏中,教师要求幼儿搭建医院。将幼儿分成3组进行积木游戏活动,幼儿很熟练的使用积木材料进行垒高搭建高楼,第一小组用较厚的矩形方块搭建医院,并采用的架空的方法;第二小组用多个长方体积木搭建医院;采用的是砌墙式的方法;第三组用是较小的正方体积木搭建医院,也采用砌墙的方式搭建。教师观察之后说:“我们来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搭的医院最高且用的材料最少,一共有多少层?”幼儿:“第一组的最高,用的积木最少,一共有8层。”“对了,那位什么能用最少的材料搭建最高的高楼呢?”“因为他们房子中间是架空的。”
        通过案列二的观察,可知幼儿对于使用积木材料上较为多元化,幼儿出现的数学行为都表现在量的感知、几何、空间关系上,也能从直观感受上比较建筑的高低,用料多少。教师的指导多以提问及提示的方式,对于幼儿在量的感知上让幼儿点数楼层层数并进行楼房的高低比较,积木的摆放方式所形成的架空结构教师以提问和总结的方式来进行集体指导。但没有很好地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摆放积木,比如长方体竖起来会比较高,倒下则较矮。



        三、影响积木游戏中幼儿数学行为的因素
        (一)幼儿教师的自身因素
        1.数学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固:教师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效果,其中包括教师的数学素养及技能、对幼儿的年龄特征掌握,教师能否在教育教学中有效结合运用是非常关键的。
        2.游戏中缺乏观察和分析能力
        首先,教师在积木游戏中缺乏观察能力。教师在幼儿进行积木搭建难免看不懂幼儿搭建作品中所蕴含的数学行为及经验,不能捕捉到游戏中的一些现象,缺乏解读,不懂得如何分析幼儿行为的方法与思路。
        (二)幼儿的自身因素
        1.幼儿个体差异
        幼儿的思维尚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而数学本身的抽象思维和概括性特点使其该年龄段幼儿在学习数学带来了不可回避的困难,在该阶段让幼儿真正掌握数学概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缺乏数学经验
        幼儿在积木游戏搭建技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有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还是难以完成搭建的任务,这与幼儿数学经验缺乏有关,幼儿对于数学的抽象概念和内在的关系需要幼儿在感性体验好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才能获得,这就必须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发展水平上。
        四、教师在积木游戏中的数学指导策略
        (一)幼儿教师应主动学习数学学科知识:首先,掌握基本学科知识。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要有一桶水”。所以幼儿教师要有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和良好的数感、数学意识,及数学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数学的语言来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积木游戏的特点以及不断吸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及各学科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教学。
        (二)提升教师对游戏中幼儿数学行为的观察能力: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游戏中教师应多观察,学会诊断,学会分析和支持。会观察的教师能够在游戏中看到幼儿的游戏行为与发展的关系,能够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思考,并及时将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指导,并把握好指导时机,适时介入 。
        (三)给予幼儿更多的游戏机会去积累数学经验:首先,教师应提供宽松的游戏区。在幼儿园的观察中,因受场地的和人数的限制各班开展积木游戏的并不多,这就直接影响了幼儿能在积木游戏中积累数学经验的机会。重视材料的投放技巧。教师要增强自身对积木游戏的重视,不仅要多开展游戏的次数和提供更为宽敞的游戏场地,而且要重视游戏材料的投放技巧。最后,合理利用积木材料。在积木搭建中蕴含了诸多的数学知识,比如在高楼搭建命题中,幼儿垒高出现架空的结构搭建,所表现出来的数学行为如对称、点数、形体及稳定性。
        五、结论
        幼儿期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因此对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显得非常重要。而数学知识在积木游戏中又蕴含了很丰富的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应该从方法上途径上积极探索有效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策略。为了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这就给我们众多的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积木游戏中的数学行为指导中要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及指导策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启发与暗示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543-545.
[2]余欣榕,杜艺雯.中班幼儿积木游戏的发展特点及指导策略[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14,(4):1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9):4
[4]赵兴民.儿童游戏与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7(03):49-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