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龚红根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龚红根
[导读]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方式进行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强调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以及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胡金店镇中学  龚红根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方式进行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强调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以及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对此,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很好的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其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历史;微课;作用
        所谓的微课,其基本概念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某一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展开的课堂教学,其主要特点是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教学时间短等,在目前这仍然属于一种新出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微课的主要应用方式就是视频教学,换句话说,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主要是借助微视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知识的讲解,此外也包括对相关习题以及测试的讲授。总之,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并对学生已学知识起到了一定的复习以及巩固的作用,同时,其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1]。
        1.课堂重点一目了然
      初中历史知识一般内容繁杂,体系庞大,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是背诵还是识记都有较大的难度。然而微课恰好就拥有条目明细、简洁大方的特点。微课可以将复杂冗长的历史知识整理为簡短的一系列的小标题与文字,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课程内容,跟上教师课程教学的步伐。将微课应用于历史教学,可以较为明晰地梳理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整理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也可以使课堂一目了然,减轻学生初中历史知识学习的难度,提升学生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初中历史“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课的时候,就很适合采用微课教学的方式。本课主要介绍了隋唐时期中国在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世界领先的辉煌成果,主要包括以赵州桥和长安城为代表的建筑领域、以印刷术为代表的四大发明、以唐诗、碑刻等为代表的诗词书画文化以及乐舞、壁画等方面的成就。由于课本内容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相互并列,关联性不强,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些知识点整理之后用大小标题的方式清楚的呈现于微课视频之中。微课视频一般流畅清晰、变幻自如,学生使用了微课教学后,课堂上学习虽然降低了一部分的学习难度,但是很锻炼学生集中注意力的程度,而且微课一般总结较为精炼,知识点准确简短,方便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就当堂记忆课本知识。节省了学习时间,提升了学习效率。
        2.有利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与传统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相比,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主性。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材中具有大量历史文物、历史遗址以及早期生产工具等相关知识的描述与图片,但是由于知识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因而存在部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2]。


针对这种情况,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消解学生的乏味感,通过在微课中将历史图片与同时代的文物古迹相联系,可以让学生在直观的体验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中国历代疆域演变的相关知识时,如果学生将朝代与疆域的变化情况分开进行记忆,那无疑会增加学生记忆的难度,且效果不佳。但是,如果教师利用微课将朝代的更迭按时间顺序进行放映的话,学生就可以清晰的看见疆域的变化,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够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强化知识间的联系
      在以往的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背诵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机械化记忆,也就是说,学生脑海中的知识积累是一种反复记忆的结果,其知识间没有联系性,用这种方式进行知识学习不仅效率低下,学生也学的痛苦。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前学生的学习现状,借助微课,教师可以将历史背景与历史人物相对应,进而再现历史场景,使得学生在切实体会中把握知识间的联系性,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3]。例如,在进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向学生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图”以及途中重要场景的图片,并在讲解重要事件如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等相关知识时向学生插入相应的短视频,以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总之,通过对微课中微视频的运用,可以使得静态的理论知识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4.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解题能力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更多的是对教材重难点知识的讲解,而且其教学工具常常就是一支粉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往往是被动的,其对知识内容不加以思考和分析,完全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就导致学生在做开放题或教材分析题时的解题能力不足。对于这种情况,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问题引导的微课方式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讲解教材知识时,可以结合教学要求深入挖掘知识的价值,并将其制成微视频,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放映微视频,并对视频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以促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进行《八国联军侵华》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放映相关的视频,然后就视频中的内容向学生进行提问,如在放映签约内容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内容中签订的是什么条约以及其影响是什么,诸如此类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未来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改变其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以满足时代以及教育发展的需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淑珍. 浅谈微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 学周刊, 2018, No.361(13):144-145.
[2]肖艳秋. 浅析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少年.科学家, 2016(16).
[3]马桂娟. 浅析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