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黄洁玲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黄洁玲
[导读] 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一改以往“死气沉沉”的局面,就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以促进语文知识内化。本文注重结合当前语文教育教学发展形势,注重为小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动态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让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得到活跃,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大沙镇村美小学  黄洁玲      526241

摘要: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一改以往“死气沉沉”的局面,就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以促进语文知识内化。本文注重结合当前语文教育教学发展形势,注重为小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动态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让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得到活跃,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跃课堂
        前言: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要突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小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使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深度、更有广度,发散小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及思考。通过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活”起来,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能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理解,为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一、以兴趣为引导,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对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关系到了小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对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而言,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1]。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以兴趣为引导,小学生有了兴趣以后,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会事半功倍。教师通过激趣,使小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培养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这样一来,通过突出小学生的趣味性,能够使小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提升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引导,使小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地掌握,促进知识的内化[2]。
        例如,在开展统编版语文《观潮》一课教学过程中,联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看,教师结合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三个方面的内容,引导小学生对《观潮》一课进行学习及思考。在教学中,为了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进行课外内容的演示,引导学生观看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和潮退后的景象。通过利用视频资料进行教学引导,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使小学生观看视频,之后联系课文内容,对文章描写的观潮盛景进行感受,以深化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又如,在《观潮》教学时,引导小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及思考,对文章的整体脉络进行梳理,能够深入地参与到课文学习中,使小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加深语文知识的理解,并对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二、突出由浅入深的讲解,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要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表面,而是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小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深度学习及理解。构建小学语文活跃课堂,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展,这对于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而言,起到了重要的影响[3]。在构建小学语文活跃课堂的时候,教师要联系教学内容,匠心独具地进行教学环节设计,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统一。


这样一来,通过由浅入深的讲解,把握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课堂教学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保持一致性,以引导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4]。
        例如,在开展统编版语文《麻雀》一课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联系麻雀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不惧怕“庞然大物”猎狗,将幼子救出的故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联系自己的妈妈,想一想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小学生对《麻雀》中所蕴含的深意进行思考。通过结合小学生的生活,拉近语文学科与学生学习之间的距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对《麻雀》一课的中心思想及内涵进行感知,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通过由浅入深的教学引导,利用生活经验,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为培养小学生语文思维及核心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三、注重发掘审美意境,使学生主动投入语文知识学习中
        小学语文动态课堂的构建,要注重引导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刻的学习及思考,注重对文章的文笔美、意境美进行感知。通过渗透审美教学,使小学生对语文文本内涵进行深刻的感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教学实效。在开展小学语文审美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引发小学生的主动思考,使小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刻的学习及思考,从语言文字入手,对情感内涵进行深刻的感知。这样一来,对语文审美意境的挖掘,有助于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展开深度的学习,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5]。
        例如,在开展诗词教学时,结合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为小学生构建小学语文动态化课堂,引导小学生对诗词的审美意境、内涵进行深刻感知,有助于提升诗词教学效果,使小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感知,对诗词的语言美、文字美进行更加有效地感知和体验。如在学习《七律·长征》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诗词创作的背景,感受红军战士在长征过程中,不畏艰难险阻,视死如归的革命主义精神,对文中的语言文字之美进行感知。同时,结合长征精神,使小学生感受到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小学生努力奋斗、努力学习的精神,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总之,在构建小学语文动态化课堂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能够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空间,使小学生能够深入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对语言文字、文本内涵进行思考和挖掘,能够对文章的语言美、内涵美进行有效感知,使语文课堂“动”起来,加深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度学习,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金淑荣.玩转互联网让小学语文课堂高效起来[J].数字通信世界,2020(11):229-230.
[2]房亚琴.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97.
[3]温书琴.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97.
[4]刘艳平.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J].中国农村教育,2019(09):111.
[5]李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活”起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6):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